[发明专利]除湿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57442.0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1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洪敏郎;曾鹏樟;康育豪;陈幸婷;彭及青;蔡庆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湿轮,特别是一种可将空气除湿干燥与脱附再生的除湿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工艺逐渐自动化与精密化,其生产制造空间与工艺设备的空气品质要求也随之提升,希望确保工艺的妥善率,其中,压缩空气的湿度对于多种工艺相当重要,因而湿度控制即为各厂商致力研究的其中一个重要项目。
传统吸附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通常包括两个吸附塔,用以吸附压缩空气中的水分,一般来说,吸附塔内填充有可吸附除湿与脱附再生的吸附剂,如硅胶颗粒、沸石分子筛或活性碳等,当含水分较高的压缩空气,通过管路进入到其中一个吸附塔内后,将进行水气吸附除湿处理,而处理完成的干燥压缩空气会被导引至储气桶中储存备用,此时,已经吸附水气饱和后的吸附塔,其内部的吸附剂可使用热能方式将吸附剂内水分脱附排出,通常会通过加热器来执行,也就是利用加热器加热以提供吸附塔内的吸附剂的脱附再生,在脱附再生过程中,热能透过辐射、对流与固态热质传等方式,将脱附用再生空气加热至吸附剂可脱附水分的温度后,再引导至吸附塔内,进行吸附剂的脱附再生处理,而处理完成的高温高湿压缩空气,会被引导而排出吸附塔外,即可完成吸附剂的再生脱附程序,此状态下的吸附剂可作为下一次吸附除湿使用。
由上可知,脱附再生使用的热空气在输送过程中,会与传送管路的管壁发生热质传,将造成能量损失。此外,脱附再生时,热能是以热空气对流方式传送给吸附剂,因此,吸附床易有温度分布不均的问题,特别是于热空气入口端最热,出口端最冷,因此,再生时间势必拉长,另外,于加热过程中,多余的低温废热空气也必需先排出,因而导致传统吸附式压缩空气干燥装置非常耗能。
因此,有鉴于前述各种热能脱附再生方法的能量损耗或直热脱附再生法的 气体通道再生温度不均与耗能等缺陷,使得现行压缩空气的除湿干燥技术和设备仍有改进的空间,特别是因能量耗损导致再生效能不佳的问题,此实为本技术领域的人亟欲解决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除湿轮,可利用通电直接加热方式,以达到除湿元件的再生性能提升以及干燥装置的节能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湿轮,结构包括中心轮轴,其可由工程塑胶材质制成,其材质可耐热变形温度为140℃以上,中心轮轴中心为中空状,并可方便进行覆卷工艺时覆卷轴的安装及节省材料。中心轮轴上有一定位沟槽,进行覆卷工艺时先将吸附基材一端的金属基材置入沟槽内,再将内电极置入沟槽内,通过固定螺丝穿过内电极的固定孔将金属基材与内电极固定于中心轮轴上。于除湿轮中的吸附基材覆卷时,先将间隔片置于吸附基材上方,并使用胶布粘附于中心轮轴的表面上,该间隔片为波浪状、齿状、圆弧状或方形状其中一种的金属材质,然后吸附基材与间隔片同时以覆卷的方式,可将吸附基材与间隔片卷成一轮状体,使得相邻两层的吸附基材之间包覆有间隔片,并于吸附基材间产生一通道空间,该通道空间的宽度为1.5-3.0mm,可降低除湿轮作业时空气流动的压损。同时波浪状的间隔片也可提供吸附基材在进行热脱附再生时,因热膨胀产生的变形缓冲功能,使除湿轮得以保持最佳的几何形状,不至影响除湿轮的空气流动功能。
本发明的除湿轮还包括上轮框和下轮框,上轮框和下轮框可通过螺丝锁固于中心轮轴上,上轮框和下轮框分别由加强肋板分隔成多个作用区域,加强肋板上具有通气沟槽,以使其下方的吸附基材得以让气流通过,不致使再生热量累积于加强肋板处而导致吸附基材损坏。外电极设置于上轮框和下轮框之间,上轮框和下轮框可为金属材质制品,以加强其结构强度,且上轮框和下轮框与除湿轮的接触面之间可设有绝缘板,作为绝缘功能,以避免金属基材通电后与上轮框、下轮框造成短路。上轮框和下轮框也可使用塑胶材质制品,因该塑胶材质制品已有绝缘功能,可不须在上轮框、下轮框与除湿轮的接触面之间再使用绝缘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出的除湿轮,通过间隔片使两吸附基材间保有空气流通的通道,此有助于降低除湿轮作业时空气流动的压损,同时进行热脱附再生时,间隔片因热膨胀产生的变形缓冲功能,使得除湿轮得以保持最佳的几何形状,不至影响除湿轮的空气流动功能;通过吸附基材两端的内、外电极与外部电源连接,通过直热方式进行脱附再生程序,将有利于提升再生脱附的效果。另外,本发明所述的除湿轮完成后,可将其直接置于除湿系统的吸附塔内,将内、外电极连接外部电源,即可执行再生程序,此也使除湿系统整体架构更简易。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吸附基材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7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