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蜀葵废弃物中天然多糖和植物纤维的综合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7471.7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6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严辉;陈佩东;段金廒;李宜华;史永松;濮春娟;王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B1/10 | 分类号: | D01B1/10;D04H1/425;D04H1/435;D04H1/485;A61K8/73;A61Q19/00;C08B37/00;C09J10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杨海军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蜀葵 废弃物 天然 多糖 植物纤维 综合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蜀葵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黄蜀葵天然多糖和植物纤维的综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L.)Medic)为锦葵科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西南各地区,现在江苏、安徽、江西等地栽培量较大。黄蜀葵每年仅在江苏地区种植面积就达1万多亩,全国栽培面积接近3万亩,主要以花为原料开发中药,而占其原植物生物量95%以上的根、茎、叶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堆放、掩埋或焚烧,造成环境污染。
黄蜀葵茎叶产量是种子产量的220%,提取药用成分后的废弃物中含有大量植物纤维及多糖。黄蜀葵茎的韧皮纤维发达,次生韧皮部的外围有大量的韧皮纤维束分布,纤维素含量高达41.80%,是优良的纤维原丝。黄蜀葵纤维纤长,与锯末、木屑、竹屑、稻壳、麦秸、甘蔗渣、棉秸秆、木薯残渣等生物质纤维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黄蜀葵废弃物中多糖含量高达16%~20%,粘合性良好,是优质的天然胶。充分利用黄蜀葵中植物纤维和胶类物质,扩大废弃物的使用领域,可解决其废弃资源的再生利用问题。
锯末、木屑、竹屑等废弃物制备的植物纤维素材料,由于原料中的纤维较短,有的原料中纤维还较细,在粉碎过程中大量产生小于100目的过细粉末,造成在制粒过程中分散不均匀。由于极性亲水木纤维和非极性疏水界面之间粘接力小,相容性差,过细粉末更易出现侧弯、变形、裂纹、空心等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黄蜀葵非药用资源利用的不足,以废弃物为原料,变废为宝,提供一种综合利用黄蜀葵废弃物的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黄蜀葵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切割:首先取黄蜀葵废弃茎秆,干燥后,切割成3~11cm小段,干燥使水分含量为3~8%,得黄蜀葵小段;
(2)提取:将步骤(1)制备得到的黄蜀葵粉末1~3份,加入水6~20份,采用浸渍法提取2~4次,每次提取6~24h,合并提取液,干燥,制备得到黄蜀葵粗多糖;
(3)精制:取步骤(2)制备得到的黄蜀葵多糖,加入乙醇,使乙醇浓度为70%~95%,分级沉淀制备精制多糖,剩余粗多糖部分干燥备用;
(4)植物纤维制备:将步骤(3)提取多糖后的残渣,送到秸秆纤维制取机,以干物质0.2~0.5kg/min的喂入量喂入成段小段,机械转速80~120r/min,制备纤维;
(5)打浆:将步骤(4)所制备纤维筛选,送入打浆机打浆,制得黄蜀葵纤维;
(6)取步骤(3)所制备的精制多糖制备天然保湿面膜、学生无害胶水等产品,剩余粗多糖制备板材无害粘合剂;
(7)取步骤(5)所制备的黄蜀葵纤维制备超轻纤维材料、可降解农用地膜等。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用黄蜀葵制备塑木材料的方法,步骤(1)小段步骤中的切割,保持小段不短于4cm。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结果表明小段长度在4cm~7cm时,所制备纤维长度及长宽比最优。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用黄蜀葵制备植物纤维和植物胶的方法,步骤(2)所述的干燥可用冷冻干燥,浸渍可用60℃~90℃热水浸提。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用黄蜀葵制备植物纤维和植物胶的方法,步骤(4)所述的纤维制备机进样速度以0.35kg/min最优,转速98r/mim钟最佳。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黄蜀葵木质纤维长,可达1.66mm,较为粗糙,而且纤维含量高达41.80%,容易产生长度适中的粉末,生产出质量优秀的植物纤维产品。并且,黄蜀葵含有少量果胶,改性后,可使聚合物的粘度有所增加,在纤维产品制备过程中,有利于使应力从较薄弱的基体上转移到改性的界面层和植物纤维上,界面层和纤维承受拉伸应力的能力较强,从而使纤维材料的拉伸强度得到改善。
另外半纤维素的分子链很短,但支链很多,加热状态下更易分解,而黄蜀葵纤维素含量高,但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相对都较低,有利于纤维产品的制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黄蜀葵纤维和其它材质纤维相比如表1所示:
表1黄蜀葵与常见秸秆的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74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