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桂通为原料生产桂胶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57563.5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2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仝其根;智秀娟;孙运金;寇莹莹;王思悦;蔡子怡;赵健博;郑雨萌;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29/206 | 分类号: | A23L29/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11244 | 代理人: | 王文会,刘榜美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原料 生产 桂胶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利用桂通(也称油桂通,是对桂皮的称呼之一,主要是树龄长、厚度大的桂皮)为原料生产桂胶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发明专利“桂皮提取物的提取方法ZL201310007417.6”中首次提出从桂皮中提取分离桂皮色素、桂皮胶及桂皮鞣质的方法。但是,对于桂胶粉的提取一直没有见到相关报道。桂胶粉和桂皮胶的不同之处是,桂胶粉不是纯的桂皮胶,其中含有一部分木质素。所谓的桂胶粉,是指去除原料中的杂志和呈味物质,再经过粉碎生产的胶类物质,取名为桂胶粉。桂胶粉是在水中膨胀呈现粘性的胶性物质,它的性能与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酸钠相仿,可以替代化学合成的聚丙烯酸钠,大大的提高了桂皮的利用价值。本专利开发出的天然桂胶粉可用替代具有相近功能的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酸钠,用于生湿面制品、河粉、面条等食品的生产,对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想提供一种利用桂通为原料生产桂胶粉的方法,以克服现技术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生产流程为:桂通→洗选→干燥→粉碎→溶剂反复提取→过滤→烘干去溶剂残留→超微粉碎→桂胶粉;
具体方法是:a、选择厚度在3.5mm以上的桂通;b、将选择出的桂通进行水洗,洗去表面的附着物,将水冼后的桂通进行干燥;c、将干燥后的桂通粉碎,并过筛;d、将粉碎后的桂通加入到密闭的提取器中,利用有机溶剂提取;e、将经提取后的桂通粉干燥并回收其中的有机溶剂,得到有机溶剂不溶性桂通粉;f、将有机溶剂不溶性桂通粉经过超微粉碎得到最终产品桂胶粉。
进一步,a步骤中所述桂通的选择应无虫蛀、无霉变、颜色棕红色,厚度至少大于3.5毫米,以5.0mm以上的为最优。
进一步,b步骤中所述的桂通水洗,洗去表面的附着物,水洗的方式是人工涮洗或利用机械洗;洗后的桂通自然晾干或用不高于60℃的热风烘干,使其水分含量小于13%。
进一步,c步骤中所述的洗后的桂通利用粉碎机粉碎,细度可过20目的标准筛。
进一步,d步骤中所述的提取溶剂选用乙醇、甲醇、丙酮,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前后使用进行提取,提取至桂通粉中剩余的有机溶剂可溶物小于0.5%时为止。
进一步,e步骤中所述的经提取后的桂通粉干燥并回收其中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在不溶性桂通粉中的残留量小于2.0mg/kg。
进一步, f步骤中所述的将有机溶剂不溶性桂通粉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细度达到不低于500目。
本发明所选择原料之所以采用桂通,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桂皮都可以生产桂胶粉,只有桂通才是最好的原料,它含有的胶类物质最多,木质素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有:(1)使桂皮中的有效成分桂皮胶得到了利用;(2)生产工艺简单易行。采用本发明方法所生产的桂胶粉,可以在水中缓慢形成极粘稠的液体,这种液体可的粘性与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酸钠特别相似,因此在食品生产中可以替代聚丙烯酸钠,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同时从桂皮中提取桂胶粉,不但不会损失其呈味物质,而且将没有利用的、桂皮中含有的天然胶性物质提取出来,作为食品辅料或添加物用于食品的生产,大大提高了桂皮的利用率,使桂皮的使用价值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精心挑选厚度在3.5mm以上的桂通100kg,人工清水涮洗,去除表面的浮物,热风50℃烘干,使其中的含水量降低到13%以下。将烘干后的桂通用不锈钢粉碎机粉碎,将粉碎后的桂通粉通过20目的标准筛。然后将桂通粉加入到带搅拌器的不锈钢罐中,加入6倍重量的90%的食用级乙醇提取,过滤后的不溶物再经过4次反复提取,使桂通粉中乙醇可溶物降低到0.5%以下。将乙醇不溶物真空烘干并回收乙醇,使其中的乙醇残留量小于2.0mg/kg。烘干后的物料利用超微粉碎机粉碎,使其细度达到500目以上,得到桂胶粉81.4kg。
实施例2
同实例1的操作,所不同的是食用级乙醇浓度为100%,结果是,得到桂胶粉82.2kg。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学院,未经北京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7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蔗糖乳化剂
- 下一篇:一种改善粉丝、米粉品质的天然植物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