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钢管插打锚固式钻孔漂浮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8252.0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7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刘明友;翟溯;吴宏剑;姜杰;黄忠睦;奚家胜;方明辉;丁明波;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44 | 分类号: | B63B35/44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20034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钢管 锚固 钻孔 漂浮 施工 平台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领域,特别是一种移动钢管插打锚固式钻孔漂浮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水上工程施工平台是用于灌注桩桩基施工的辅助设施,设置在灌注桩桩基一侧,在水上工程施工平台上,放置灌注桩施工设备以及堆放施工器材和物料。目前普遍采用的有船式施工平台和钻桩平台,但是,目前的现有的船式施工平台施工稳定性不好,在水上难以精准定位,施工时船体波动较大影响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在水上架设钻桩平台又需耗费较长的工期,也大大增加了投入的成本,而且占用面积较大,在狭窄的河道往往工作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钢管插打锚固式钻孔漂浮施工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漂浮施工平台占用面积小,且钻孔施工稳定性好,可根据钻孔桩的设计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钢管插打锚固式钻孔漂浮施工平台,包括浮体A和浮体B,其特征在于:浮体A和浮体B通过若干条工字钢横向连接,且浮体A、浮体B与工字钢连接围成了一个钻孔空间;在浮体A和浮体B之间还固定有钢管桩护筒,钢管桩护筒中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钢管,钢管能插入水下岩层且与钢管桩护筒形成可拆卸连接;所述浮体A或浮体B上设置有用于冲孔的冲击钻。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所述浮体A包括浮筒A、连接件和钻孔平台,所述浮筒A设置有若干条,若干条浮筒A横向并排设置且通过连接件连接,浮筒A上面设置有钻孔平台。
所述浮体B包括有2条纵向对称设置的浮筒B,2条浮筒B对称设置的对称轴与浮筒A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浮筒B的长度小于浮筒A长度的一半。
所述钢管桩护筒纵向对称设置有2个,2个钢管桩护筒对称设置的对称轴与浮筒A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所述钢管桩护筒的两侧设置有通孔A,所述钢管的两侧设置有与通孔A相配合的通孔B,当钢管插入水下岩层时,固定杆穿过通孔A和通孔B使钢管和钢管桩护筒固定在一起。
所述浮体A或浮体B上设置有卷扬机。
所述浮筒A和浮筒B均包括筒体和密封板,密封板分别封住筒体的两端口,筒体由Φ1520×10mm钢管制成,密封板由厚度为2cm的钢板制成。
利用以上所述的的移动钢管插打锚固式钻孔漂浮施工平台进行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钻孔空间移动到钻孔桩的设计位置;
S2.将钢管插入钢管桩护筒中,用船吊配合振动锤将钢管插打入水下覆盖层中,再把钢管和钢管桩护筒固定在一起,完成漂浮施工平台的锚固;
S3.冲击钻对准钻孔桩的设计位置,向下冲孔,直至到达设计孔深,钻孔工序完成;
S4.钻孔完成后,使用船吊将锚固用的钢管拔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的具体操作过程为:在浮体A或浮体B上设置卷扬机,通过抛锚块及利用卷扬机拉锚来控制钻孔空间的位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的漂浮施工平台设置有钢管与钢管桩护筒,钢管插打入水下岩层,并与钢管桩护筒固定后,即可对本漂浮施工平台进行锚固,大大提高了漂浮平台的稳定性;(2)钻孔空间设置在浮体A、浮体B和工字钢之间,便于对钻孔桩进行精准定位,提高了钻孔桩的施工质量;(3)本发明在漂浮施工平台上设置卷扬机来控制钻孔空间的位置,减少了使用船只移动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4)本发明的漂浮施工平台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且施工稳定性好,大大提高了在水上进行钻孔施工的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浮体A1,浮筒A2,钻孔平台3,卷扬机4,连接件5,工字钢6,冲击钻7,钢管8,浮筒B9,浮体B10,钢管桩护筒11,固定杆12,钻孔空间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82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