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模架过孔时使用的载运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58395.1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92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郭文武;张建超;杨绍普;汪春生;汪西应;邢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13108 | 代理人: | 赵红强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使用 载运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模架过孔时使用的载运机构。
背景技术
移动模架是对混凝土梁进行逐孔现场浇注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主机和下导梁等部分,可一次完成一跨梁体混凝土的浇筑,并能顺桥轴线纵向移动,移动模架主机重量四百余吨,下导梁重量五十余吨。
过孔承载走行结构是移动模架主机过孔时的辅助行走机构和下导梁过孔时的辅助吊运机构。过孔工序是移动模架施工过程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若主机后支腿高度不均等或下导梁四个支腿高低不均等,往往会导致移动模架主机过孔产生偏载问题,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样,吊运下导梁过孔时若吊点受力不均也易引发险性事故。因此设计出用于移动模架过孔工序的具有受力均匀、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具有承载与走行功能结构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模架过孔时使用的载运机构,不仅实现辅助主机过孔走行和辅助吊运下导梁过孔的功能,而且在主机和下导梁二者过孔工况中具有自动均衡受力、不发生偏载情况,从而保障设备施工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模架过孔时使用的载运机构,包括支座、平衡梁组、行走轮对、反抓梁和反抓轮对,所述支座为箱型钢结构,支座顶面设有用于连接移动模架主梁前横联的法兰盘,支座下端设有用于安装平衡梁组的吊耳,支座通过吊耳和销轴与平衡梁组中部铰接,所述平衡梁组包括一根平衡主梁、两根平衡侧梁和四根平衡轮梁,所述平衡主梁为H形对称扁担梁结构,其中部为反鱼腹式结构的箱型横梁,箱型横梁中部设置销孔,平衡主梁两端的上半部分设置竖向底座,其两端的下半部分为垂直向下的反抓吊耳,穿设在平衡主梁中部的销轴用于连接支座下端的吊耳,两根平衡侧梁水平安装在平衡主梁两端的竖向底座内,两根平衡侧梁均为门形钢结构,平衡侧梁与平衡主梁相互垂直、且平衡侧梁中部借助于销轴与平衡主梁两端的竖向底座固定连接,每根平衡侧梁的开放端均铰接一套行走轮对。
所述行走轮对包括平衡轮架和两套行走轮,平衡轮架中部安装用于连接平衡侧梁下端的主轴,平衡侧梁下端为倒置的音叉状结构,所述平衡轮梁位于音叉状结构内侧,安装在平衡轮梁中部的主轴穿过音叉状结构的两侧,主轴两端安装销钉,两套行走轮安装在平衡轮梁的两端内侧,行走轮的轮轴穿设在平衡轮梁端部,所述行走轮为U形踏面的钢轮,其U形踏面形状与下导梁顶面轨道相适配。
所述平衡主梁两端向下的反抓吊耳分别连接一套平衡反抓梁,两套平衡反抓梁对称设置,平衡反抓梁为一字形钢结构,其两端对称安装反抓轮,反抓轮的轴线与行走轮的轴线平行,反抓轮为内侧呈锥面的钢轮,其内侧锥面与下导梁上翼板两侧锥面相适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底座下方设置平衡梁组,并在平衡梁组下方安装行走轮对和反抓轮对构成平衡支撑体系,底座用于连接移动模架主梁前横联,在行走过程中能够确保均衡受力,从而解决因移动模架主机后支腿高度不均或下导梁四个支腿高低不均等情况导致的主机过孔偏载问题;此外在平衡主梁两端分别设有垂向朝下的反抓吊耳,用于联接一字型平衡反抓梁,在平衡反抓梁两端安装锥形踏面的反抓轮,锥形踏面反扣在下导梁上翼板两侧,实现调运下导梁,以上所述结构应用于吊运下导梁过孔工况,在平衡梁组的均衡作用下实现移动模架施加在下导梁轨道上的压力合理分配,避免局部偏载造成移动模架倾翻,并能够均衡下导梁过孔时的吊运载荷,有利于下导梁过孔的安全就位,从而保障了设备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平衡主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平衡侧梁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图;
图7是平衡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行走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是平衡反抓梁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反抓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座;3、行走轮;4、反抓轮;5、平衡反抓梁;6、平衡轮架;7、平衡侧梁;8、平衡主梁;9、法兰盘;10、轴承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583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生态浮床
- 下一篇:一种基于图像建模的危岩位移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