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焚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60199.8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5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颂;范涛;郑焕昌;郑焕琼;朱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16 | 分类号: | F23G5/16;F23G5/44;F23J15/02;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11 | 代理人: | 叶小勤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焚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焚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大,日常的生活垃圾也逐渐增大,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途径为进行绿化焚烧,也即是对生活垃圾进行焚烧并且对焚烧的烟气进行无毒化处理后进行排放,焚烧灰料进行有机无毒处理。
由此,生活垃圾焚烧炉成为处理生活垃圾的重要以及核心设备。但是目前的垃圾焚烧炉结构简单并且能耗较大、燃烧不够彻底,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运行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节能的焚烧系统。
一种焚烧系统,包括焚烧炉、冷却系统以及布袋除尘器。该焚烧炉用于接收以及收容待焚烧物料并且焚烧该待焚烧物料。该冷却系统用于对焚烧炉排出的烟气进行冷却。该布袋除尘器,用于对经过冷却后的烟气进行滤尘处理。该焚烧炉包括多个料斗与入料控制装置,该料斗用于接收待焚烧物料,该入料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该多个料斗将该待焚烧物料传输至该焚烧炉内的顺序。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焚烧系统由于采用多个料斗的设计,同时采用入料控制系统控制每个料斗进料顺序,从而使得焚烧炉内能够均匀的接收待焚烧物料,有效提高了焚烧效率,保证待焚烧物料被充分焚烧的同时还能够防止燃料被浪费,达成高效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节能燃烧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布袋除尘器中封闭模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焚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系统及其烟尘处理系统。
请参考图1,其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焚烧系统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焚烧系统10,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焚烧炉1、二次燃烧室3、冷却系统4、旋风分离器5、布袋除尘器6、喷淋吸收塔8以及烟囱9。其中,焚烧炉1的出烟口与二次燃烧室3的入口连接,同时,二次燃烧室3的出烟口连接于冷却系统4,冷却系统4用于对二次燃烧室3排出的烟气进行冷却,并且经由旋风分离器5进行离心分离。经过离心分离的烟气再传输至布袋除尘器6进行过滤除尘,进而在引风机11的引导下排送至喷淋吸收塔8进行脱酸处理,净化处理后的无污染的烟气经由烟囱9排出至环境。
上述的连通指的是烟气的连通,可以以管道101的形式进行连接。
焚烧炉1用于接收待焚烧物料,例如生活垃圾等,并且对待焚烧物料进行以此焚烧。本实施方式中,焚烧炉1中的焚烧温度在600℃-800℃。燃料供应系统100用于为焚烧炉提供燃料,燃料可以为柴油、汽油等。
请一并参阅图2,其中,图2为图1所示焚烧炉1的入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焚烧炉1包括多个料斗11与炉体12,料斗11用于接收待焚烧的物料,例如生活垃圾,炉体12用于收容并燃烧该待焚烧物料。料斗11还包括一入料控制装置110,用于控制进入料斗11的待焚烧垃圾均匀地进入炉体12。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对称且均匀呈环形排列的料斗11,每个料斗包括入料口111与驱动输送结构112,入料口111接收待焚烧的垃圾,驱动输送结构112连接在炉体12与入料口111之间,同时还连接于入料控制装置11,并且在入料控制装置11的控制下将启动工作,以将自入料口111接收的待焚烧垃圾输送至炉体12内。
入料控制装置110用于控制该多个料斗11中驱动输送机构112的启动、停止工作的顺序,从而有效提高了待焚烧垃圾进入炉体2的速度以及均匀性。
自焚烧炉1一次燃烧的烟气再进入二次燃烧室3进行二次焚烧降解。一般来讲,生活垃圾焚烧炉出口的温度大约有600℃左右,按照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有关要求,废气中二恶英必须在温度大于850℃停留2秒钟,才能实现分解。其中,二次燃烧室3中的焚烧温度为850-900℃,从而有效提升烟气的焚烧温度,有效分解烟气中的二恶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01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