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5042.4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5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小岛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丝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255;F21S41/19;F21S43/14;F21S43/19;F21S43/20;F21S45/48;F21W107/10;F21Y113/10;F21Y115/10;F21Y10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宋春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能够将不同的照明器具构成为简易的一个装置,即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够将其容易地安装,并且外观设计上的自由度也增大,并且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成本。一种照明装置(10),其安装于车辆的车体并具有发出不同的颜色的光的多个LED(21)而成,具有构成为接收各LED(21)分别发出的光的一个单元的透镜阵列(30),该透镜阵列(30)具备与各LED(21)中的白色LED(21A)对应地使入射的白色光朝向前方出射的投光部(32)以及与红色LED(21B)对应地使入射的红色光扩散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的标识部(33)。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车辆的车体并具有发出不同的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而成的照明装置,尤其涉及兼作铁路车辆的前照灯以及尾灯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车辆用的照明装置,例如已知有铁路车辆所装备的前照灯、尾灯等。此处,前照灯在铁路所涉及的相关法规中被称为前部标识灯,在夜间等照亮车辆的行进方向亦即前方,提高驾驶员的可视性,另外,能够在夜间从车辆的前方确认点亮。另外,尾灯在铁路所涉及的相关法规中被称为后部标识灯,以灯光或者反射表示车辆的后方,向在后方行驶的其他的车辆等通知其自身的存在。如上,前照灯与尾灯的各自的功能完全不同。
前照灯、尾灯因上述的功能的不同,也使作为主要的构成的配光特性、光色不同。即,在前照灯中,要求用于照亮至前方较远的远距离配光特性,光色通常被规定为白色。另外,在尾灯中,只要为能够从外部视觉确认的程度的近距离的配光特性即可,光色被规定为红色。因此,前照灯、尾灯分别由不同的照明器具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然而,铁路车辆存在在到达终点站后为了转换行进方向而切换最前头车辆与最末尾车辆的情况。为了应对上述的状况,如图14(a)所示,在最前头(最末尾)车辆的前(后)端部分别预先安装前照灯1与尾灯2双方,从而根据行进方向在车辆的前后部选择性地点亮前照灯1或者尾灯2的任意一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195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104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如上述的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现有技术那样,在前照灯与尾灯为完全不同的构成的情况下,在车辆的有限的外装空间,需要分别确保前灯以及尾灯的配置空间。因此,存在车体装备空间的研究困难、产生外观设计上的制约的问题。另外,准备不同的照明器具,因此各自的部件件数、安装工时也增加,从而也存在导致成本增高的问题。
然而,在切换最前头车辆与最末尾车辆的情况下,考虑为若具备前照灯与尾灯双方的功能则比较便利。然而,如图14(b)所示,在以仅使前照灯1与尾灯2接近的方式使其组合的程度的制定方案中,结局是并没有改变需要准备不同的照明器具的配置空间的情况,另外部件件数也未减少。因此,期望如何通过简单的结构由一个装置实现前照灯与尾灯的功能。
本发明着眼于以上的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照明装置,能够将包含前照灯、尾灯的相互不同的照明器具构成为简易的一个装置,即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够将其容易地安装,并且外观设计上的自由度也增大,并且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成本。
用于实现上述的目的的本发明的主旨在于存在于以下各项方案中。
[1]一种照明装置10,安装于车辆的车体并具有发出不同的颜色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21而成,上述照明装置10的特征在于,
具有构成为接收上述多个发光元件21分别发出的光的一个单元的光学部件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丝电工株式会社,未经小丝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50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