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段式污泥脱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6759.0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76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邹剑;张建军;李傲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尼环保(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污泥 脱水机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脱水效果较好的两段式污泥脱水机。本发明的两段式污泥脱水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具有封闭侧壁的外壳体,在外壳体内水平设置有具有透水侧壁的内管体,内管体内间隔设置有两条由搅拌轴与搅拌轴外壁面设置螺旋上升的搅拌叶形成的绞龙,搅拌轴由外力驱动旋转;外壳体上具有排水口,内管体的一端具有向搅拌叶供应污泥物料的污泥进料口,在外壳体上设置与搅拌叶顶端部配合的污泥排料口;关键在于所述内管体在两条绞龙之间的位置设有膨胀腔,所述膨胀腔的直径大于内管体的直径;所述膨胀腔内垂直设有由辅助驱动机构驱动的辅助绞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200810234499.7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脱水机,其包括具有封闭侧壁的外壳体,在外壳体内设置具有透水侧壁的内管体,在内管体内设置由搅拌轴与搅拌轴外壁面设置螺旋上升的搅拌叶形成的绞龙,该搅拌轴由外力驱动旋转,在外壳体上具有排水口,内管体具有向搅拌叶供应污泥物料的污泥进料口,在外壳体上设置与搅拌叶顶端部配合的污泥排料口,在所述搅拌叶的外边缘设置毛刷,所述毛刷的刷毛与内管体的内壁面接触。
上述污泥脱水机是最常见的污泥脱水机,其单纯采用绞龙压缩的方式来进行脱水,但是压缩过程中,污泥和污水会结成一个个较为稳定的小团体,会大大降低压缩脱水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脱水效果较好的两段式污泥脱水机。
本发明的两段式污泥脱水机包括水平设置的具有封闭侧壁的外壳体,在外壳体内水平设置有具有透水侧壁的内管体,内管体内间隔设置有两条由搅拌轴与搅拌轴外壁面设置螺旋上升的搅拌叶形成的绞龙,搅拌轴由外力驱动旋转;外壳体上具有排水口,内管体的一端具有向搅拌叶供应污泥物料的污泥进料口,在外壳体上设置与搅拌叶顶端部配合的污泥排料口;关键在于所述内管体在两条绞龙之间的位置设有膨胀腔,所述膨胀腔的直径大于内管体的直径;所述膨胀腔内垂直设有由辅助驱动机构驱动的辅助绞龙。
搅拌轴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搅拌叶同步转动,污泥沿着搅拌叶由污泥进料口一侧向污泥排料口一侧输送,同时不断增厚而形成塞柱,最后从污泥排料口排出,在此过程中污泥被挤压出的水分沿着内管体的透水侧壁落到外壳体内,最终沿着排水口排出。关键的是,污泥在经过第一条绞龙的压缩后,已经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压实的污泥团,但是在此污泥团的中央位置的污水已经难以再挤压出污泥团,该污泥团经过膨胀腔时,被辅助绞龙打散,然后再经过第二条绞龙压缩形成新的污泥团,由于两个绞龙所压缩形成的污泥团不同,原来污泥团中央位置的污泥可能会位于后面形成的污泥团的表面,因此大大提高了脱水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内管体的内径由污泥进料口一侧向污泥排料口一侧逐渐缩小,且所述内管体的内侧面设有凸出的辅助压板,压板内设有超声波发生装置。在污泥脱水的过程中,污泥进料口一侧的污泥体积较大,此处的内管体内径也较大,而污泥出料口一侧的污泥经过初步压缩,体积较小,此处的内管体内径也较小,因此污泥进料口一侧与污泥出料口一侧的污泥与搅拌叶接触的机会均等,这样在压缩脱水的过程中,搅拌轴两侧所受到的污泥对其施加的力近乎相同,即搅拌轴受力均匀,因此提高了使用寿命。更为关键的是,在污泥形成塞柱后,其内部的一部分水分与污泥形成稳定的污泥团,当污泥团遇到辅助压板后,被辅助压板割裂,同时辅助压板产生超声波,造成污泥团不断的小幅度的震动,从而将污泥团打散,使污泥团中的污泥与水分分离,从而提高了脱水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压板为头端小、尾端大的三角形结构,所述辅助压板的头端迎向于搅拌叶转动的方向,上述辅助压板的结构及布置方向可以实现对污泥团的切割,在搅拌叶的配合下,将污泥团碾压并劈开。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压板有多个,并呈螺旋状分布于内管体的内侧面上,且辅助压板所形成的螺旋线与搅拌叶所在的螺旋线交错,这样搅拌叶与内管体内壁的间距、辅助压板与搅拌轴表面的间距近乎相等且无剧烈变化,因此可以避免搅拌叶及辅助压板承受过大的压力,还可以在多个位置对污泥团进行碾压粉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尼环保(江苏)有限公司,未经桑尼环保(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6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板的切断方法及玻璃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环境污泥干燥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