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乙醛酸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7259.9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5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龚海燕;刘俊涛;孙凤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67/313 | 分类号: | C07C67/313;C07C69/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 乙醛酸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乙醛酸酯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反应温度高,乙醛酸酯选择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包括使含氮氧化物流体、含氧流体、含乙醇酸酯流体接触生成乙醛酸酯的反应步骤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工业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乙醛酸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乙醛酸酯兼有醛和酯的化学性质,能够发生多种反应,特别是水解可制备乙醛酸。而乙醛酸是合成香料、医药、食品、清漆原料、染料、塑料添加剂等有机中间体,可用于生产口服青霉素、香兰素、扁桃酸和尿囊素等,所以国内外对乙醛酸的消费量也一直成上升的趋势。
乙醛酸生产方法按起始原料不同,目前约有十几种之多。工业上最常用的有草酸电解还原法、乙二醛硝酸氧化法、马来酸(酐)臭氧化法等。目前国内乙醛酸产业遇到两个较大的问题:首先,是大批量、高质量的乙醛酸供应不足,使其下游产品的价格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严重的影响了乙醛酸及其下游产品的市场发展;其次,国内基本上全部采用乙二醛法生产乙醛酸。而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影响乙二醛的价格,最终影响乙醛酸价格。
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天然气资源,而石油资源不足,所以开辟非石油路线的方法,在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0世纪70年代,受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各国纷纷开始开展大量的以天然气和煤基原料为主的C1化工研究,相关技术也在上世纪90年代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在研究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生产乙二醇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随之而来的会产生大量的工艺副产物乙醇酸酯,所以开发以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非石油路线具有非常高的竞争力。
但是,目前以乙醇酸酯为原料氧化合成乙醛酸酯的方法基本都是气相氧化反应,该反应温度比较高,需要200~400℃才能获得较高的乙醇酸酯转化率。较高的反应温度不仅能耗比较大,而且高温下产物容易聚合,也容易使氧化反应过度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水,导致乙醛酸酯收率较低。例如文献US4340748公开了一种以乙醇酸酯为原料在100~600℃条件下用含氧气体对其进行气相催化氧化得到乙醛酸酯的方法,液相产物中乙醛酸酯的收率均在88.3%以下,有些条件下乙醛酸酯的收率只有43.5%,并且实施例中的反应温度都大于2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存在反应温度高,乙醛酸酯选择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合成乙醛酸酯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乙醛酸酯选择性高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合成乙醛酸酯的方法,包括使含氮氧化物流体、含氧流体、含乙醇酸酯流体接触生成乙醛酸酯的反应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中,反应温度为50~180℃,反应压力为0~2MPa;优选地,反应温度为70~150℃,反应压力为0~1.0MPa。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含氮氧化物流体包括NO、N2O3或NO2中至少的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含氮氧化物流体中NO体积含量大于50%。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含氧流体为氧气、空气、或者氧气和惰性气体的混合物;所述含氧流体中氧气含量大于20体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含氧流体中氧气与所述含乙醇酸酯流体中乙醇酸酯的摩尔比为(0.6~10):1;所述氮氧化物流体中氮氧化物与所述含氧流体中氧气的摩尔比为(4~50):1;所述含乙醇酸酯流体对催化剂的重量空速为0.1~10小时-1。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反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所述催化剂为氧化铝。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催化剂还包括0.0005~1%的P。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乙醛酸酯为乙醛酸甲酯或乙醛酸乙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67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乙醇酸酯氧化脱氢制乙醛酸酯的方法
- 下一篇:乙醇酸酯氧化制乙醛酸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