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70240.X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盖春蕾;叶海斌;许拉;樊英;于晓清;王晓璐;李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孙营营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虾 死症 生物 方法 | ||
1.一种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在虾苗期,同时投放梭鱼;待对虾长至5cm以上,投放矛尾刺虾虎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虾苗的规格为1.0-1.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鱼的规格为15~20尾/50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鱼投放量与虾苗的投放量比为1:200-2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矛尾刺虾虎鱼的规格为4-5c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对虾偷死症生物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矛尾刺虾虎鱼投放量与虾苗的投放量比为1:240-3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02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养蜂自动给食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振动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