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导式功率放大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77219.2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施少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少俊 |
主分类号: | H03F1/30 | 分类号: | H03F1/30;H03F3/2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5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导式 功率 放大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为: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涉及一种换导式功率放大电路。
背景技术
本发明是在本人前期专利技术申请号CN200910003635.6基础上的一种结构改进,使第一互补管的基极间电压在电路启动时能自动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功放启动时第一互补管出现较大的集电极电流,同时在电路中增加了桥输出动态内阻即时等同电路,使功率输出端的电压波形能与输入端的信号波形保持一致。
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背景技术--本人前期专利技术申请CN200910003635.6名称为换导式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背景申请图1中的电阻R2、稳压管D1、电阻R1与本申请说明书附图图2中的电阻R23、稳压管W3、电阻R22是对应相同的,为了使电路更稳定,本申请图2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稳压偏置电路的内容,由电阻R18、R19、R20、R21,晶体管V13和电容C1组成,并将图1中的二极管D2、D3换成导线直接连接,图1中的二极管D4和D5、D6和D7分别由图2中的稳压管W2、W1来替换,图1中的电阻R5、R7、R8、R9、R10、R6、R3、R4由图2中的电阻R1、R13、R8、R14、R7、R17、R5、R6来替换,图1中的晶体管V1、V2、V3、V4、V5、V6与图2中的晶体管V1、V2、V3、V4、V5、V6对应相同,将图1中的元件与图2中的元件一一对应后,再将图1中的晶体管V6与V5的基极连接位置互相对调如图2一样,对调以后(即:图2)可以使电路的结构符合电子线路连接要求,避免功放电路在启动时产生冲击电流(同时 消除了原来图1中的电路在动态时对第一互补管的不利影响),但对调后电路启动时冲击电流的问题在电压的上升过程中仍存在,因此本申请采用了集成电路来对第一互补管基极间电位进行自动控制,也就是图2中的第一互补管静态基极电位自动控制电路部分,同时在图1的“21”中也就是本人这一类型发明的最初主要电路结构中加入了电感L(电感L在图2的“11”内),使功放的音质和音色更令人满意,图2中的启动电阻R1与电感L的连接也可以用较为复杂的电阻、电感、电容组合来构成,对于这些组合构成在此不再列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本人前期专利技术申请号CN200910003635.6基础上的一种结构改进,使第一互补管的基极间电压在电路启动时能自动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功放启动时第一互补管出现较大的集电极电流,同时在电路中增加了桥输出动态内阻即时相等电路,使功率输出端的电压波形能与输入端的信号波形保持一致。
说明书附图图2中的电路即为本申请换导式功率放大电路的内容,电路分成两个部分:前置放大电路部分和功率放大电路部分,前置放大电路部分由晶体管V101、V102、V103、V104、V105;电阻R101、R102、R103、R104、R105、R106、R107、R108、R109、R110、R111、R112、R113、R114、R115、R116、R117、R118;稳压二极管W101;电容C101、C102、C103、C105、C106、C107、C108、C109组成。
功率放大电路部分由晶体管V1~V8、V11~V13、V18、V19、V41~V48;电阻R1~R23、R3、R25、R26、R27、R28、R29、R41~R50;稳压二极管W1、W2、W3;电容C1、C2;集成电路IC1、IC2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少俊,未经施少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7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