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77684.6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4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月华;杨平安;朱承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03 | 分类号: | H04L12/803;H04L12/721;H04L12/46;H04L12/28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转发 方法 装置 系统 | ||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以实现在数据中心网络部署vBAS的场景中,支持用户无感知的负载均衡的报文转发。具体方案包括:控制器根据至少一个vBAS的负载,确定处理属于待处理流的报文的vBAS,并将定义待处理流的特征参数及确定的处理属于待处理流的报文的vBAS与网关之间的VXLAN隧道的标识作为流表项发送给网关,供网关转发属于待处理流的报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网络功能虚拟化(英文: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sation,NFV)是采用信息技术(英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领域的虚拟化技术,使用通用硬件(例如服务器、交换机或存储设备等),来实现现有专用网络设备硬件的功能。NFV降低了昂贵的专用网络设备成本,也增强了网络灵活性。
运营商的数据中心网络中,设置有宽带访问服务器(英文:broadband accessserver,BAS)。BAS也被称为宽带远程访问服务器(英文:broadband remote accessserver,BRAS,B-RAS或者BBRAS)或宽带网络网关(英文: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急剧增加,若用NFV技术对数据中心网络中BAS进行虚拟化,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营商的设备成本。虚拟化后的BAS为虚拟BAS(英文:Virtual BAS,vBAS)。
图1示意了一种运营商的数据中心网络中部署vBAS时,访问该数据中心网络的用户设备与数据中心网络中的设备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用户的设备经由连接光线路终端(英文:optical line terminal,OLT)连接至机房的路由设备。路由设备用隧道将用户流量发送到网关。网关将用户流量发送到数据中心网络中的vBAS。机房的路由设备和网关都支持多种传统隧道技术,但网关如何连接vBAS进行报文转发还没有明确方案。
若在数据中心网络中部署多个vBAS,基于系统稳定性及平衡性需考虑vBAS间的负载均衡。网关可以使用虚拟可扩展局域网(英文: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Network,VXLAN)隧道连接vBAS。传统的VXLAN中,VXLAN隧道端点(英文:VXLAN Tunnel EndPoint,VTEP)根据报文中的目的媒体访问控制(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转发报文。因为不同vBAS的MAC地址不同,当进行vBAS间负载均衡时,如果控制器改变处理某一个源发来的报文的vBAS,从控制面来看改变了处理该报文的vBAS。但是报文中目的MAC地址还是原vBAS的MAC地址,网关依然会将此报文转发至原vBAS。因此数据面并未改变处理该报文的vBAS,使得用户业务中断,用户设备下线或者下线再重新上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实现支持用户不感知的vBAS间负载均衡的报文转发。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该报文转发方法包括:控制器获取至少一个vBAS的负载;然后根据至少一个vBAS的负载,确定属于待处理流的报文由至少一个vBAS中的第一vBAS处理,待处理流由特征参数定义,特征参数指示待处理流的来源;控制器再将包括定义该待处理流的特征参数及网关与第一vBAS间的VXLAN隧道的标识的流表项发送给网关,以便于网关接收到属于该待处理流的报文时,用流表项中包括的VXLAN隧道的标识指示的网关与第一vBAS间的VXLAN隧道,向第一vBAS转发属于待处理流的报文。
其中,第一vBAS为至少一个vBAS中的一个。待处理流为同一个源发送的包括至少一个报文的数据流,用特征参数指示待处理流的来源,特征参数在属于该待处理流的报文中,同一个源转发到网关来的报文的特征参数相同,属于同一个待处理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76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