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抗器用降噪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377996.7 申请日: 2016-05-31
公开(公告)号: CN107452491A 公开(公告)日: 2017-12-08
发明(设计)人: 聂京凯;肖伟民;李睿;卢林;金文德;章姝俊;李靖;潘巍巍;陈新;张燕秉;王丽君;舒孚;韩钰;卢卫疆;原瑞凝;杨富尧;樊超;徐利民;王广克;田一;刘晓圣;朱全军;马光;祝志祥;陈保安;刘洋;程灵;吴雪;高洁;盛鹏;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西安中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主分类号: H01F27/33 分类号: H01F27/33;G10K11/168
代理公司: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1 代理人: 徐国文
地址: 102209 北京市昌平***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电抗 器用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噪系统,具体讲,涉及一种电抗器用降噪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型直流输电项目逐渐增多,换流站的噪声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换流站的主要声源有四类:换流变压器、并联电抗器、滤波电容器和平波电抗器;换流变压器和并联电抗器一般采用Box-in等隔声罩方式控制噪声,此降噪技术已相当成熟,降噪效果明显;但针对滤波电容器和平波电抗器的噪声控制措施相形见绌。

为减少直流的谐波、降低直流系统故障引起的电流和提高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动态稳定性,在换流站直流侧和直流输电线路间串联平波电抗器运行时,工作电流由若干谐波电流和直流电流组成,它们产生多种频率的振动磁场力和稳定不变的静态磁场力,前者产生电磁噪声。

平波电抗器的降噪措施目前一般采用隔声罩的辅助降噪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运行,且不影响原结构设计。此种方式有在电抗器顶部安装保护伞,防雨并开多孔以便散热;用填充或不填充矿物质棉的桶状隔声罩包封外侧;在声压级最大、经地面反射噪声尤为显著的电抗器底部设置消声百叶、加长桶状罩。公开号为CN10495260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滤波电抗器通风隔声罩,其上部设有一个直径远小于电抗器直径的50%的排风通风路径,不能有效排风,其中消声百叶设于隔声罩下部,而百叶内未设消声片,电抗器本体噪声直接传至地面,经地面反射后向四周传播,其降噪效果差。公开号为CN204087973U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干式电抗器的防雨隔声罩,该罩采用隔声材料降噪,罩内无吸声体,根据降噪设计原理,有效的降噪办法是吸声+隔声的组合更可取,该专利披露的降噪效果仍有极大的改进空间;公开号为CN204087974U的中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干式电抗器的侧隔声罩,该罩由分块拼装而成,致使泄漏比增加,隔声效果差;同时,该已有技术披露的隔声罩内侧设有吸音棉,降噪领域的吸音棉一般指常规矿物质棉,例如岩棉、玻璃棉等,而上述吸音棉如不经任何改性处理或包覆处理,极易受潮、塌陷、霉变或污秽,发生放电等危险现象。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有效控制不同频谱的噪声,避免涡流损耗导致的发热,保证设备的正常散热,提供的一种电抗器用高效降噪系统。本发明针对平波电抗器结构及降噪基本原理进行局部细化、整体优化;本发明的降噪系统由保护伞、上消声器、本体隔声罩、下消声器构成,并通过隔振器、法兰及螺栓进行组装、密封的整体性降噪系统;该降噪系统针对空心平波电抗器的噪声与振动进行控制,通过吸声、隔声、消声、隔振等多项措施,控制空心平波电抗器的噪声排放,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该降噪系统根据电抗器不同位置的噪声振动控制功能需求,应用不同体系结构材料、降噪材料及优化的装配工艺,有效满足了不同频谱噪声的控制;本发明通过材料应用的优选,避免了涡流损耗导致的发热,并能保证设备的正常散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抗器用降噪系统,该降噪系统包括保护伞,本体隔声罩,及与所述本体隔声罩连接的上、下消声器;所述保护伞通过支柱与所述上消声器连接;所述本体隔声罩通过法兰与上、下消声器固定连接;平波电抗器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隔声罩内,且该平波电抗器本体与穿过所述下消声器的绝缘支柱连接;所述上、下消声器、本体隔声罩的结构为圆柱桶形,且圆柱桶壁外侧均设置有隔声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柱为设有螺纹孔的酚醛树脂支柱,直径为M16~M40;所述法兰宽度为10cm;所述法兰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并用密封胶对法兰接缝密封;且法兰上均设置有螺栓孔。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为酚醛树脂螺栓或奥氏体不锈钢螺栓等非金属材质的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桶壁厚度为3~15cm,所述隔声板为3~5cm的玻纤增强环氧树脂板。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伞内的面板和吸声材料组成吸声体并呈圆锥形;所述保护伞的吸声体形成的圆锥底面直径与上消声器的外径相同;所述保护伞的支架为玻纤增强环氧树脂材料;所述保护伞的内部吸声体材料为穿孔聚碳酸酯板并内附无纺布密封的改性玻璃棉或聚碳酸酯板为基材的微穿孔吸声板并内附无纺布密 封的改性玻璃棉;所述吸声体材料与保护伞支架采用酚醛树脂螺栓进行紧固连接。由此,保护伞使用的全部材料均为非金属材料,避免出现涡流损耗发热。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消声器的结构为外径相等的圆柱桶形,且均由桶壁和消声片组成;所述圆柱桶内径大于电抗器本体直径20~40cm,圆柱桶壁厚度为3~15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西安中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西安中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79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