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膨胀加强带处理盖挖临时立柱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79693.9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51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熊健;雷崇;蒋晔;林蓼;费金新;蔡武林;杨宗元;刘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0 | 分类号: | E02D17/00;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王虹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膨胀 加强 处理 临时 立柱 方法 | ||
1.一种利用膨胀加强带处理盖挖临时立柱的方法,步骤为:
a.跨路口的地下工程区域两侧由地面向下完成围护结构,两侧的围护结构间施工竖向的钢管柱(5),多根钢管柱(5)横向间隔布置成行,多行钢管柱(5)沿纵向间隔布置,用围护结构和钢管柱(5)支撑起盖板(3),盖板(3)上现浇或铺设预制的混凝土路面体系,恢复道路路口交通;
b.在盖板(3)下方进行土方开挖,修建地下结构主体,在修建地下结构的底板、中板、顶板时均横向设置多条膨胀加强带(6)的预留槽,预留槽为长条形盲槽,所述预留槽横向穿过各行钢管柱(5),各行钢管柱(5)竖直位于所穿过的预留槽两横向边缘内,预留槽内布置钢筋时在与钢管柱(5)交汇处留出与钢管柱(5)横截面对应的圆形空槽,钢筋端头预留钢筋接驳器;
c.交通疏解完成后拆除盖板(3)和钢管柱(5),将圆形空槽内钢筋补接完整,完成膨胀加强带(6)的预留槽内混凝土施工。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钢管柱(5)内填充混凝土。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完成预留槽内混凝土施工时预留止水带进行防水处理。
4.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钢管柱(5)根部位于底板下方,拆除时将钢管柱从根部割除,吊起移出施工区域。
5.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行钢管柱为2-3根横向间隔排列。
6.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行钢管柱(5)中相邻两钢管柱(5)的横向距离为6-7m。
7.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行钢管柱(5)中相邻两行钢管柱(5)的纵向距离为9-10m。
8.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膨胀加强带(6)宽度为1-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796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层组合桁架加固式钢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水下抛石基床整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