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模热流道注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82506.2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3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象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流 注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流道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模热流道注塑系统。
背景技术
热流道(hot runner)是在注塑模具中使用的,将融化的塑料注入到模具的空腔中的加热组件集合。热流道系统一般由热喷嘴、分流板、温控箱和附件等几部分组成。热喷嘴形式直接决定热流道系统选用和模具的制造,因而常相应的将热流道系统分成开放式热流道系统和阀针式热流道系统。
叠模(叠层式注射模具)是一种特殊结构的热流道模具,叠模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具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特别是与热流道技术的结合,使它成为当今塑料模具发展的一项前沿技术。叠模最适于成型大型扁平制件、浅腔壳体类制件、小型多腔薄壁制件和需大批量生产的制件。
叠模是将两副或多副普通注塑模具组合在一起,呈重叠式排列,把型腔设置在2层或多层模板上,熔体从两个或多个分型面处同时充填,并通过叠层热流道系统被浇注到背靠背设置的多层多个型腔,得到双倍的塑胶制件。与常规模具相比,叠模锁模力只提高了5%~10%,但产量可以增加90%~95%,这就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叠模采用传统热流道通用喷嘴对接技术,在注塑过程中,叠模对接处会出现藏胶,影响叠模的连续运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模热流道注塑系统,提高了熔胶通道的密封性和通畅性较高,且解决了对接处出现藏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叠模热流道注塑系统,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包括第一热流道,第二模具包括第二热流道,所述第一热流道包括第一热嘴,第一热嘴上套设有第一封胶套,第二热流道包括第二热嘴,第二热嘴上套设有第二封胶套,第一封胶套和第二封胶套固定贴合安装,第一热嘴和第二热嘴通过第一封胶套和第二封胶套相互对接以形成熔胶通道,所述第一热嘴和第二热嘴内分别安装有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第一封胶套和第二封胶套上分别设有用于收容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的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分别堵塞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且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相互对接以关闭所述熔胶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热嘴包括第一热嘴本体、位于第一热嘴本体端部的第一热嘴尖及位于第一热嘴本体内的第一熔胶通道,所述第二热嘴包括第二热嘴本体、位于第二热嘴本体端部的第二热嘴尖及位于第二热嘴本体内的第二熔胶通道,所述第一热嘴尖与第二热嘴尖相对设置,第一熔胶通道和第二熔胶通道相连通形成所述熔胶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叠模热流道注塑系统包括开模状态和合模状态,其中:
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开模状态下,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相互分离设置,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分别堵塞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以关闭所述第一熔胶通道和第二熔胶通道;
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模状态下,第一热流道和第二热流道相互对接,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开启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以连通所述第一熔胶通道和第二熔胶通道,形成熔胶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封胶套包括凸出设置的第一对接部,第二封胶套包括凹陷设置的第二对接部,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分别设置于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中,凸出设置的第一对接部和凹陷设置的第二对接部相互贴合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的对接处位于第一封胶套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的对接处位于第一对接部内1~2mm。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阀针的顶端夹角为钝角,第二阀针的顶端夹角为直角,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分别收容第一阀针和第二阀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封胶套安装于热嘴镶件上,所述热嘴镶件上设有内螺纹,第二封胶套上设有外螺纹,热嘴镶件和第二封胶套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可调节安装,以使第一封胶套与第二封胶套的封胶面完全贴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热嘴本体与第一热嘴尖、和/或第二热嘴本体与第二热嘴尖通过螺纹压帽可调节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热流道还包括位于第一热嘴后端的第一分流板、以及用于驱动第一阀针的第一缸体,所述第二热流道还包括位于第二热嘴后端的第二分流板、以及用于驱动第二阀针的第二缸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柳道万和(苏州)热流道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2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流道防漏胶护套
- 下一篇:一种可换色螺纹连接嘴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