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致异构化合物及包含其的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3815.1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1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郭雪峰;贾传成;辛娜;陈洪亮;李明亮;曲大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33/16 | 分类号: | C07D333/16;C07D495/04;C07F15/00;C07C245/08;C07D495/10;C07D209/12;H01L51/05;H01L5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刘继富;王春伟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致异构 化合物 包含 器件 | ||
1.一种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二芳烯-石墨烯分子结器件及与所述分子结器件两端相连的电压发生装置;
所述二芳烯-石墨烯分子结器件包括:通过酰胺共价键连接于具有纳米间隙阵列的二维单层石墨烯的间隙之间的任一种二芳烯化合物;
所述二芳烯化合物,其具有下列通式中的任一种:
其中,Cn代表3-4个碳的直链亚烷基,该烷基上H可以被至少一个F、Cl、Br或I取代;
所述电压发生装置用于向所述分子结器件两端:
(a)提供0.2~1.5V或-0.2~-1.5V电压;或
(b)提供-0.9~0.9V电压,或提供大于1.5V或小于-1.5V电压;
当所述电压发生装置向所述分子结器件两端提供0.2~1.5V或-0.2~-1.5V电压,且在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包含有式1-4所示的二芳烯化合物时,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在100~300K的温度下,表现为高导电态与低导电态随机切换状态;
当所述电压发生装置向所述分子结器件两端提供-0.9~0.9V电压,或提供大于1.5V或小于-1.5V电压,且在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含有式1-4所示的二芳烯化合物时,在100~300K的温度下,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在-0.9~0.9V电压范围内表现为低导电态,在大于1.5V或小于-1.5V电压范围内表现为高导电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包含Ⅱ-1、式Ⅱ-2、式Ⅲ-1或式Ⅲ-2所示的二芳烯化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包含式Ⅱ-2或式Ⅲ-2所示的二芳烯化合物。
4.一种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二芳烯-石墨烯分子结器件及与所述分子结器件两端相连的电压发生装置;
所述二芳烯-石墨烯分子结器件包括:通过酰胺共价键连接于具有纳米间隙阵列的二维单层石墨烯的间隙之间的任一种二芳烯化合物;
所述二芳烯化合物,其具有下列通式中的任一种:
其中,Cn代表3-4个碳的直链亚烷基,该烷基上H可以被至少一个F、Cl、Br或I取代;
所述电压发生装置用于向所述分子结器件两端:
(a)提供0.2~1.5V或-0.2~-1.5V电压;或
(b)提供-0.9~0.9V电压,或提供大于1.5V或小于-1.5V电压;
当所述电压发生装置向所述分子结器件两端提供0.2~1.5V或-0.2~-1.5V电压,且在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包含有式1或2所示的二芳烯化合物时,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在160~220K的温度下,表现为高导电态与低导电态随机切换状态;
当所述电压发生装置向所述分子结器件两端提供-0.9~0.9V电压,或提供大于1.5V或小于-1.5V电压,且在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包含有式1或2所示的二芳烯化合物时,在160~220K的温度下,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在-0.9~0.9V电压范围内表现为低导电态,在大于1.5V或小于-1.5V电压范围内表现为高导电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包含式Ⅰ-1或式Ⅰ-2所示的二芳烯化合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逆的电控分子开关器件包含式Ⅰ-2所示的二芳烯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未经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838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