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机理化防伪标记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90555.0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4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石立公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立公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00;G06K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机 理化 防伪 标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随机理化防伪标记。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国专利201310467476.1,提出了一种使用随机标记的防伪技术,其采用物理方法制作的随机防伪标记,能够广泛的应用于纸张、塑料等介质的防伪。
现有的随机防伪标记,应用于金属、玻璃等介质上时,制作困难,且容易被破坏;如果,使用能够与标记介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标记物质制作随机防伪标记,做出来的防伪标记就能够经久耐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随机理化防伪标记,其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制作,能够应用在金属、塑料、木材、纸张、布等多种金属介质或非金属介质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介质上,作为介质的标记。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理化防伪标记,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标记介质上的标记单元;
在同一个标记介质上的所述标记单元的数量是随机的;
所述标记单元的大小不同或相同;
所述标记单元的边沿形状不同或相同;
所述标记单元的表面有凹痕和/或变色和/或沉积形成的痕迹;
其检验依据包括其图像特征;所述图像特征至少包括下述之一:照片、影像、照片和/或影像的文字描述。
进一步的,在同一个标记介质上的多个标记单元相对随机分布。
进一步的,分布于所述标记介质上不同区域的所述标记单元,构成多个标记单元组。
进一步的,所述标记介质为金属介质或非金属介质或金属非金属混合的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标记介质上有标记单元的表面,是平面和/或曲面和/或不规则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标记单元,具有明显区别标记介质的颜色。
进一步的,位于同一个标记介质上的不同标记单元的颜色不相同。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其对应的唯一识别码;所述唯一识别码是字符码和/或一维码和/或二维码。
进一步的,所述唯一识别码位于其所在的同一个标记介质上,或位于与其所在的标记介质对应的其他标记介质上。
进一步的,分布于同一标记介质不同位置的所述标记单元组,分别对应内容相同或不同的所述唯一识别码。
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随机理化防伪标记,能够应用在金属、石材、玻璃、塑料、木材、纸张、丝绸、布等金属介质或非金属介质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介质上,作为介质的标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随机理化防伪标记的结构示意图1:
1.标记介质一,2.标记单元一,3.随机理化防伪标记一。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随机理化防伪标记的结构示意图2:
11.标记介质二,12.标记单元二,13.随机理化防伪标记二。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随机理化防伪标记结构示意图3:
21.标记介质三,22.标记单元三,23.随机理化防伪标记三,24.标记单元三B。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随机理化防伪标记结构示意图4:
31.标记介质四,32.标记单元四,33.随机理化防伪标记四,34.标记单元四B。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随机理化防伪标记结构示意图5:
41.标记介质五,42.标记单元五,43.随机理化防伪标记五,44.标记单元五B。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随机理化防伪标记结构示意图6:
51.标记介质六,52.标记单元六,53.随机理化防伪标记六,54.字符唯一识别码六。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随机理化防伪标记结构示意图7:
61.标记介质七,62.标记单元七,63.随机理化防伪标记七,64.字符唯一识别码七,65.一维码唯一识别码七。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随机理化防伪标记结构示意图8:
71.标记介质八,72.标记单元八,73.随机理化防伪标记八,74.字符唯一识别码八,75.二维码唯一识别码八。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随机理化防伪标记结构示意图9:
81.标记介质九,82.随机理化防伪标记九,83.随机理化防伪标记九二。
图10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随机理化防伪标记结构示意图10:
91.标记介质十,92.随机理化防伪标记十一,93.随机理化防伪标记十二,94.随机理化防伪标记十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立公,未经石立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905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雾净化器(TL‑03A)
- 下一篇:个性化自助标记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