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92790.1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9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柏书周;仇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电致发光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屏以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场效应晶体管)-LCD为主,由于其为非自发光之显示器,因此必须透过背光源投射光线,并依序穿透TFT-LCD面板中之偏光板、玻璃基板、液晶层、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偏光板等相关零组件,最后进入人之眼睛成像,才能达到显示之功能。正是由于上述复杂的显示过程,其显示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反应速率慢、耗电、视角窄等缺点,不足以成为完美的显示屏。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作为一种全新的显示技术在各个性能上拥有现有显示技术无以伦比的优势,如具有全固态、自主发光、亮度高、高分辨率、视角宽(170度以上)、响应速度快、厚度薄、体积小、重量轻、可使用柔性基板、低电压直流驱动(3-10V)、功耗低、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使得它的应用市场十分广泛,如照明系统、通讯系统、车载显示、便携式电子设备、高清晰度显示甚至是军事领域。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之中,当电子和空穴在有机分子中再结合后,会因为电子自旋对称方式的不同,产生两种激发态的形式,一种为单重态约占25%,一种为三重态75%。一般认为,荧光材料通常为有机小分子材料的内部量子效率的极限为25%。而磷光材料由于重原子效应导致的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可以利用75%的三重态激子的能量,所以毫无疑问的提高了发光效率。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与荧光材料相比,磷光材料不仅起步较晚,且具有驱动电压偏高、热稳定性差,发光效率低,寿命短,色纯度低等问题,至今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
因此,设计与寻找一种驱动电压较低、热稳定性好、发光效率高、色纯度高且寿命长的化合物,作为OLED新型材料以克服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是OLED材料研究工作中的重点与今后的研发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出OLED相对于TFT-LCD的跨时代技术优势,而且能够解决OLED材料现有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驱动电压较低、发光效率高、色纯度高且寿命长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因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系列硼氮类有机分子。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结构如通式(I)或(Ⅱ)所示:
其中,A和Z各自独立地为N或CH;
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8的链烷基、C3~C20的环烷基、C1~C8的烷氧基、有取代或无取代的成环碳数为6~30的芳烃基、有取代或无取代的成环碳数为5~30的杂环芳烃基;
其中,R3~R6各自独立地选自:H、氰基、C1~C8的链烷基、C3~C20的环烷基、C1~C8的烷氧基、有取代或无取代的成环碳数为6~30的芳烃基、有取代或无取代的成环碳数为5~30的杂环芳烃基;
其中,R7和R8与它们所连接的N一起构成咔唑基或C1~C8的链烷基取代的咔唑基。
优选地,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中,所述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8的链烷基、有取代或无取代的成环碳数为6~30的芳烃基。
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中,所述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苯基、萘基。
更进一步优选地,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中,所述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苯基。
优选地,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中,所述R3~R6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任一种基团:
优选地,在上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中,所述R7和R8与它们所连接的N一起构成咔唑基。
具体地,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优选自以下任一种: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OLED发光层主体材料,其含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92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