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94901.2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0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邢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玛特(天津)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9/00 | 分类号: | C25D19/00;C25D17/02;C25D21/10;C25D21/08;C25D7/06;C23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镀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镀锡装置。
背景技术
镀锡圆铜线是制造电线电缆的主要原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铜线原材料进行电镀处理,以保证其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
现有技术中,对镀锡铜线的加工一般需要分别进行多个工艺步骤,不仅工艺繁琐,其加工步骤中的设备一般为分离设置,需要在每一步骤中进行放线和收线的过程,不仅工作繁琐,生产效率低,且容易导致加工错误,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
因此,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镀锡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加工各步骤之间设备分离设置,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镀锡装置,包括放线机、碱洗装置、水洗装置、酸洗装置、电镀装置、张力器和收线机,电镀线两端分别连接放线机和收线机,所述放线机和收线机之间电镀线依次经过碱洗装置、水洗装置、酸洗装置、电镀装置和张力器,电镀线传送中设有多个导轮,所述碱洗装置、水洗装置和酸洗装置设于所述电镀装置后侧;所述电镀装置包括电镀液循环槽、电镀槽、镀液泵、第一上液管和第一回液管,所述电镀液循环槽设于电镀槽下端,所述电镀液循环槽和电镀槽通过第一上液管和第一回液管连通,所述第一上液管上设有镀液泵。
优选的,所述碱洗装置包括碱液槽、碱液泵、第一清洗槽、第二上液管和第二回液管,所述碱液槽设于第一清洗槽下端,所述碱液槽和第一清洗槽之间设有第二上液管和第二回液管,所述第二上液管上设有碱液泵;所述酸洗装置包括酸液槽、酸液泵、第二清洗槽、第三上液管和第三回液管,所述酸液槽设于所述第二清洗槽下端,所述酸液槽和第二清洗槽之间设有第三上液管和第三回液管,所 述第三上液管上设有酸液泵。
优选的,所述水洗装置包括水箱、清洗管、进水管和下水管,所述水箱内设有清洗管,电镀线从清洗管中部穿过,所述清洗管连接进水管,所述水箱底部连接下水管。
优选的,还包括水洗槽,所述电镀装置和张力器之间设有水洗槽。
优选的,还包括吹干器,所述碱洗装置、水洗装置、酸洗装置、电镀装置和水洗槽出线口均设有吹干器。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电镀线的加工步骤中各设备进行组合,使预处理和电镀过程依次进行,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且减少了占地面积,集成化程度高,降低设备造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一种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中:
1碱洗装置:11碱液槽;12碱液泵;13第一清洗槽;14第二上液管;15第二回液管;
2水洗装置:21水箱;22清洗管;23进水管;24下水管;
3酸洗装置:31酸液槽;32酸液泵;33第二清洗槽;34第三上液管;35第三回液管;
4电镀装置:41电镀液循环槽;42电镀槽;43镀液泵;44第一上液管;45第一回液管;
5张力器;6吹干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镀锡装置,通过对现有技术中电镀线的加工步骤中各设备 进行组合,使预处理和电镀过程依次进行,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且减少了占地面积,集成化程度高,降低设备造价。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玛特(天津)铜业有限公司,未经蒙玛特(天津)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394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角琴制音器(C2)
- 下一篇:桌子(cz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