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富有机硒液态肥生产有机硒稻米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407070.8 申请日: 2016-06-08
公开(公告)号: CN106069428B 公开(公告)日: 2017-11-24
发明(设计)人: 郑威;刘金龙;汪盛松;邢丹英;温亮;戴光忠;杨军;孙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刘金龙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C05G1/00;C05D9/02;C05C9/00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代理人: 李进
地址: 430064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应用 有机 液态 生产 稻米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富硒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富有机硒液态肥生产有机硒稻米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3年宣布,硒是人体必需的生命元素。硒是动物和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组成成分及酶家族活性部位的辅基,具有抗癌、保护心脏、抗肝坏死、防治近视和白内障、解毒、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和增强生殖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被誉为“生命火种”、“心脏的守护神”“、抗癌之王”。我国72%地区处于缺硒、低硒带。膳食中硒摄入量的不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仅靠天然食物中的硒难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人体低硒状态、缺硒已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并造成潜在的危害。所以开发富硒食物,尤其是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植物性富硒食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在富硒产品开发利用中,对硒的利用方式大多数是短期强化硒元素,有可能造成亚硒酸钠残留污染,还存在富硒载体不适应、富硒途径不合理、硒含量指标失控等问题。根据硒的形态特点,人们对有机态硒的吸收往往大于对无机态硒的吸收。有机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结合而成,目前尚不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合成食用有机硒。因此,食用富集的有机态硒农作物,既安全、又有效。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第一的粮食作物,又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主粮,加之水稻是非常优异的富硒载体,属于硒敏感型作物,其对自然界中硒的吸收积聚能力特别强。当水稻植株吸收、运转硒以后,会对水稻体内的许多生化反应、生理过程如抗逆境胁迫、抗氧化、抗衰老、某些蛋白代谢、呼吸作用、光合过程等有重大影响,最终使水稻单产得以提高的同时,品质得以改良,使富硒水稻有益于实现人体对硒的保健需求。

现有的富硒水稻种植技术,种植过程复杂,需要多次施加富硒肥料,虽然所得到的大米富含硒元素,但是有机硒的含量较少。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富有机硒液态肥生产有机硒稻米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富硒大米有机硒含量少的问题,所述的应用富有机硒液态肥生产有机硒稻米的方法,只在抽穗扬花期施用1~2g/667m2富生物硒(以Se计)菌肥,具有方便、简单、易于操作等优点。并且得到的稻米,总硒含量达0.317-0.432mg/kg,有机硒含量达0.259-0.365mg/kg,有机硒占总硒比例达81.7%-84.8%。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富有机硒液态肥生产有机硒稻米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品种选择:选择优质稻,所述优质稻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优质稻的常规稻产量400kg以上,杂交稻500kg以上,且品质达到国标3级以上;

(2)、备田播种,并培育壮苗;

优选的,所述早稻的播种期为3月下旬~4月初,大田播种量为常规稻5~7kg/667m2,杂交稻1.5~2.0kg/667m2

所述中稻的播种期为4月下旬~5月中旬,大田播种量为常规稻2~4kg/667m2,杂交稻1.0~1.5kg/667m2

所述晚稻的播种期为6月上中旬,大田播种量为常规稻2~5kg/667m2,杂交稻1.2~1.5kg/667m2

(3)、稻苗移栽

出苗后25-35天后,将秧苗移栽到大田,其中,所述移栽的株行距常规稻为(13.0~16.5)cm×(20.0~26.5)cm,每穴插2~3粒谷苗,杂交稻为(16.5~20.0)cm×(26.5~30.0)cm,每穴插1~2粒谷苗;

所述早稻在4月中下旬移栽;所述中稻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所述晚稻在7月上中旬移栽;

(4)、大田管理

移栽后5~7天追施分蘖肥,在抽穗扬花期施用1~2g/667m2富有机硒(以Se计)菌肥,合理灌溉,除虫除草。

本申请,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选用优质水稻,常规稻产量400kg以上,杂交稻500kg以上,且品质达到国标3级以上。仅在抽穗扬花期施用1~2g/667m2富有机硒(以Se计)菌肥,所得到的稻米,总硒含量可以达到0.2~0.5mg/kg,有机硒比例可以达到80%以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刘金龙,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刘金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70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