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饰条复押半包边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7840.9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2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田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2 | 分类号: | B29C47/02;B29C47/12;B29L31/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135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饰条复押半包边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押出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饰条复押半包边工艺。
背景技术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外观仍是购车时需要考虑的第一要素,特别是光亮的外观已让广大消费者逐渐形成了是高档车象征的潜意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这种心理,许多汽车制造商都在做亮面外饰件如亮面外水切的研发,以促进销量的提升。
现有大多数汽车门框饰条或者门饰条亮面,在挤出成型时采用通过模具控制表面包边胶料PP对芯金的覆盖范围而做成,使饰条外观面部分没有被表面包边胶料PP覆盖,以达到亮面的效果。
由于现有大多数饰条在成型时其芯金亮面部分会和模具发生摩擦,而且在亮面成型以后没有任何保护,很容易在成型时和后道加工及流转过程中产生划痕,直接影响到亮面质量。
亮面饰条由SUS日本亮面金属、底层TPO基材、表面包边胶料PP三部分组成,其中表面材料PP材料比较昂贵,一部分用于贴付在TPO基材上作为外观料,另一部分形成胶皮保护亮面,即采用全包边包胶的方式保护,利用昂贵的表面PP胶料保护亮面金属从口模出来,并出口模后通过割刀分离,多余的胶料报废处理,然后在重新贴PE保护膜。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全包边工艺,需要从中间割除多余的保护胶皮;
2.全包边工艺造成多余的保护胶皮浪费,增加成本;
3.通过割刀分离多余的保护胶皮时,由于下刀的位置有偏差,会影响饰条的使用寿命造成,也容易造成工艺缺陷——割皮毛边和边线不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饰条复押半包边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饰条复押半包边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泡棉将交联剂均匀涂在芯金的不亮面部分,在芯金通过第一押出模具后,芯金的不亮面部分外表面覆盖有TPO基材;
2)当芯金的不亮面部分通过第二押出模具后,通过压力将表面PP材料覆盖在TPO基材的外表面后,部分所述表面PP材料延伸出TPO基材后覆盖在芯金的不亮面部分上;
3)调整固定设置在第二押出模具出口的刀具上的刀尖,刀具的刀尖压在芯金的亮面部分和不亮面部分的界限处;
4)随着芯金从第二押出模具内出来,刀具将覆盖在芯金的不亮面部分多余的表面PP材料切掉;
5)撕掉多余的表面PP材料后,得到饰条复押半包边成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1),所述芯金的亮面部分外表面不与第一押出模具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2),所述芯金的亮面部分外表面不与第一押出模具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金的不亮面部分和芯金的亮面部分之间设置有一个溢料凹槽,所述溢料凹槽位于芯金的不亮面部分,所述刀具的刀尖刚压触在溢料凹槽中靠近芯金的不亮面部分的侧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金的不亮面部分和芯金的亮面部分之间设置有一个溢料凹槽,所述溢料凹槽位于芯金的不亮面部分,所述刀具的刀尖刚压触在溢料凹槽中靠近芯金的不亮面部分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押出模具的流道末端和芯金的交界处位于溢料凹槽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泡棉内部形成一个挤压块,芯金外壁中的不亮面部分与挤压块的外壁压触后贴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5)后,在所述芯金的亮面部分贴上PE保护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只在芯金的不亮面部分依次覆盖有TPO基材和表面PP材料后实现饰条复押半包边生产,不需要增加割除芯金的亮面部分的表面PP材料,只需要修整表面PP材料中靠近芯金亮面部分的边,节省70%表面PP材料用量,降低成本,降低割表面PP材料难度,减少刀具损耗,从而优化工艺,降低不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芯金经过第二押出模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二押出模具中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在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饰条复押半包边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7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出机的挤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灯座挤塑水口的快速切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