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抵消冲击应力的管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08062.5 | 申请日: | 2016-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7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龚存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大站管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F16L5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3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抵消 冲击 应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抵消冲击应力的管件。
背景技术
管件是将管子连接成管路的零件。根据连接方法可分为承插式管件、螺纹管件、法兰管件和焊接管件四类。多用与管子相同的材料制成。有弯头(肘管)、法兰、三通管、四通管(十字头)和异径管(大小头)等。弯头用于管道转弯的地方;法兰用于使管子与管子相互连接的零件,连接于管端,三通管用于三根管子汇集的地方;四通管用于四根管子汇集的地方;异径管用于不同管径的两根管子相连接的地方。目前的管件普遍是采用塑料管件或金属管件,如铸铁管件,然而不管是采用什么材料的管件,在三通管件的制作时,普通都是直接制作形成,这样的三通管件在安装管道上后,仅仅起到了一种引流或分流作用,而当介质压力过高或过大时,可能会对管件造成冲击而损坏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抵消冲击应力的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抵消冲击应力的管件,包括管件体,所述管件体具有一个高压介质入口与两个介质出口,两个所述介质出口的中心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高压介质入口的中心轴线与两个介质出口的中心轴线相垂直,两个所述介质出口对应所述高压介质入口的管体具有凸向管体内壁方向的弧形凹槽,所述高压介质入口内设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的内部设有S形引水道。
所述缓冲管与所述高压介质入口螺纹连接。
所述弧形凹槽的外表面堆焊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焊接在所述弧形凹槽 上后呈弧形的外凸结构。
本发明通过在管件体具有一个高压介质入口与两个介质出口,两个所述介质出口的中心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高压介质入口的中心轴线与两个介质出口的中心轴线相垂直,两个所述介质出口对应所述高压介质入口的管体具有凸向管体内壁方向的弧形凹槽,所述高压介质入口内设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的内部设有S形引水道,可利用S形引水道实现缓冲,并通过弧形凹槽的弧形面对引水道引入的水再次进行阻挡,从而防止水压太高时,对管壁造成冲击,保护了管体。
附图说明
图1出示了本发明的可抵消冲击应力的管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一种可抵消冲击应力的管件,包括管件体,所述管件体具有一个高压介质入口15与第一介质出口11、第二介质出口2,两个所述介质出口的中心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高压介质入口的中心轴线与两个介质出口的中心轴线相垂直,两个所述介质出口对应所述高压介质入口的连接管体10具有凸向管体内壁方向的弧形凹槽13,所述高压介质入口内设有缓冲管16,所述缓冲管的内部设有S形引水道17。
其中,所述缓冲管与所述高压介质入口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弧形凹槽的外表面堆焊有加强层14,所述加强层焊接在所述弧形凹槽上后呈弧形的外凸结构。
所述S形引水道可以是单独的S形管,安装在所述的缓冲管16中,也可以是直接在所述缓冲管中加工出S形的水道,如在缓冲管中设置不同交错的引水板,连接形成所述的S形的水道,具体不限。
所述的高压介质入口可以是具有内螺纹,所述缓冲管具有外螺纹,通过内、外螺纹的连接实现缓冲管与高压介质入口的连接。
所述第一介质出口、第二介质出口可以是内螺纹口,也可是外螺纹口,根据需要选择设计,具体不限。
本发明通过在管件体具有一个高压介质入口与两个介质出口,两个所述介质出口的中心轴线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高压介质入口的中心轴线与两个介质出口的中心轴线相垂直,两个所述介质出口对应所述高压介质入口的管体具有凸向管体内壁方向的弧形凹槽,所述高压介质入口内设有缓冲管,所述缓冲管的内部设有S形引水道,可利用S形引水道实现缓冲,并通过弧形凹槽的弧形面对引水道引入的水再次进行阻挡,从而防止水压太高时,对管壁造成冲击,保护了管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大站管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大站管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8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