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短纤维复合结构纱的加工方法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8437.8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8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00 | 分类号: | D01H1/00;D01H13/00;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纤维 复合 结构 加工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全短纤维复合结构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牵引均呈扁圆形状的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和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并使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和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保持上下位置设置;
步骤S2、牵引呈上下位置设置的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和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并调节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和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的左右相对位置;
步骤S3、牵引调整好左右相对位置的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和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并使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从半圆形凹槽(33)通过,以形成半圆形带;同时使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从圆形凹弧拱槽(34)通过,以形成圆弧状空心筒卷;
步骤S4、继续牵引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和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对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和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进行加捻并使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圈绕于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上,以形成全短纤维复合结构纱(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短纤维复合结构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
步骤S0、分别对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和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进行退捻,使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和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分别呈扁圆形状。
3.一种全短纤维复合结构纱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粗纱喂入配位装置(8),其开设有用于供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穿过的第一通孔(19)和用于供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穿过的第二通孔(20);第一通孔(19)和第二通孔(20)呈上下设置;
粗纱配位调节装置(9),其包括A部分和B部分;其中,A部分包括第一上段主体部位(22)以及通过连接条与该第一上段主体部位(22)连接的 第一下段主体部位(24),第一上段主体部位(22)与第一下段主体部位(24)之间形成有容纳间隙;第一上段主体部位(22)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穿过的第四通孔(23),第一下段主体部位(24)上开设有直行通槽(25);B部分包括第二上段主体部位(28)以及与第二上段主体部位(28)相连的第二下段主体部位(30);第二上段主体部位(28)上开设有用于供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穿过的第六通孔(29);第二下段主体部位(30)上设置有凸起立柱(31);B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A部分上,使第二上段主体部位(28)可滑动地设置在容纳间隙中,并使凸起立柱(31)可滑动地设置在直行通槽(25)中,以用于调节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和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的左右相对位置;
粗纱配位保持装置(10),其上表面开设有用于供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穿过以形成半圆形带的半圆形凹槽(33),其下表面开设有用于供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穿过以形成圆弧状空心筒卷的圆形凹弧拱槽(34);
加捻装置,用于对穿过粗纱配位保持装置(10)的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和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加捻并使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圈绕于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上,以形成全短纤维复合结构纱(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有捻粗纱退捻装置(11),其包括伺服电机(12)、皮带(13)、滚轮(14)、两个滑轮(15)以及用于分别固定伺服电机(12)、滚轮(14)和两个滑轮(15)的第一横向支架(16);伺服电机(12)和滚轮(14)通过皮带(13)传动连接;所述滑轮(15)包括空心滚轴(17)和圆周均匀镶嵌在空心滚轴(17)内壁上的多个弹簧拨片(18);两个滑轮(15)分别传动连接于皮带(13),并分别用于供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和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穿过以对第一短纤维粗纱须条(1)和第二短纤维粗纱须条(2)退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粗纱喂入配位装置(8)上还开设有第三通孔(21),该第三通孔(21)用于将粗纱喂入配位装置(8)固定在后罗拉(3)后面的第二横向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19)的口 径比第二通孔(20)的口径小;第四通孔(23)的口径比第六通孔(29)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下段主体部位(24)上还设置有与直行通槽(25)对应的刻度线标尺(27)。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下段主体部位(24)上还开设有第五通孔(26),粗纱配位调节装置(9)通过第五通孔(26)固定在中罗拉(4)后面的第三横向支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843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虫蛀的羊毛面料
- 下一篇:夹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