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线路状态的监测方法及对应的监测指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9026.0 | 申请日: | 201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0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二利;李贵清;王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线路 状态 监测 方法 对应 指示 装置 | ||
一种配电线路状态监测方法及其对应的监测指示装置。指示装置主要包括固定部件、采样模块、指示机构和外壳体,其中,采样模块采集配电线路的电压电流数据,由装置内部的控制单元判断是否发生故障,控制单元根据采样模块的数据驱动柔性液晶材料的指示机构进入不同的显示状态,并在配电线路工作发生异常时通过其内部的通信模块进行报警。本发明通过使用液晶材料的指示机构,解决了现有指示机构误报、漏报、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由于设计了专门的电场取电单元,使得本装置能够直接通过配电线路产生的电场获取电能,因而,本装置无需外接电源,体积更为小巧,安装维护更为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线路状态的监测方法及对应的指示装置,属于配电线路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配电线路中,状态指示装置和监测装置共同构成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单元,用于对架空配电线路的突发故障进行监测。其中状态指示装置卡在高压配电线上,显示配电线路的工作状态,以便巡线人员迅速找到配电线路的故障位置。故障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配电线路的工况,并将配电线路的故障状态进行处理上报。由于故障指示单元一般安装于10米以上的高空,本身体积较小,巡线员很难观察到故障指示单元上的状态指示,因此通常需要采取动态的显示方式。
目前,状态指示装置所采用的指示机构主要为电磁翻牌。电磁翻牌通过驱动电路推动电磁线圈完成翻牌机构的变化,将牌子由红牌翻转为白牌。其中的电磁线圈由线圈和铁芯构成,线圈通电流时,线圈中产生直流磁通,磁化铁芯。由于翻牌机构上装有一永久磁铁,永久磁铁的南北极固定。线圈通电后,铁芯与永久磁铁相互作用,使机构正传或反转。但是,由于存在剩磁,铁芯磁化后,在线圈断电的情况下,翻牌机构仍会处于翻转的状态。此外,如果配电线路处于大负荷电流的状态下,由于工频磁场的作用,铁芯会被反复磁化。之后,当电流较小时,翻牌机构会产生明显振荡。而在大电流时,铁芯在强磁反复磁化作用下,剩磁将会消失,翻牌机构无法继续原先的翻牌状态,从而会造成漏报或误报。
由于目前类似装置所采用的翻牌机构需要电流驱动线圈,因而,现有的装置需要安装较大容量的电池或者外接电源才能工作。因此,现有装置一般体积较大,且质量偏重,需要单独安排供电,安装也不太方便。而本装置重新设计了供电模块,通过配电线周围的电场直接取电,解决了现有装置因为供电而带来的体积过大、安装维护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随时对高压配电线路的各相回路的带电状态密切监控,针对现在市场上带电指示器体积大,结构复杂等特点,本发明在不增加功耗的条件下增加配电线路周围电场强度指示功能,以翻牌转动的速率指示导线周围电场强度,从而提高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线路状态的监测方法及其对应的监测指示装置,通过柔性液晶显示部件显示状态的翻转指示配电线路的状态,从而使巡线员能够更加准确地掌握配电线路的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线路状态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第一步,初始化设置:设置电压突变门限值、电流突变门限值以及中断时间;
第二步,发生中断:一旦监测到到达中断时间,或者配电线路中电压的变化范围超过电压突变门限值,或者配电线路中的电流大于电流突变门限值,即判断发生中断;若发生中断则继续第三步,若未发生中断则按照跳转至第四步;
第三步,采样模式:首先判断中断原因,若是由于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或电流大于电压突变门限值或电流突变门限值而发生中断,则上报发生的故障种类,同时驱动指示机构进入快速变化的显示模式,随后跳转至第二步;若是由于到达中断时间而发生中断,则上报电压和电流的数据,并跳转至第四步;
第四步,比较模式:比较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是否到达电压突变门限值,电流是否到达电流突变门限值,同时驱动指示机构进入慢速变化的显示模式;若电压变化范围超过电压突变门限值或电流值达到电流突变门限值则跳转至第二步;否则继续停留在第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9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