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立体场景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立体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09173.8 | 申请日: | 2016-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28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9/00 | 分类号: | G06T19/00;G06T15/10;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 立体 场景 构建 方法 装置 显示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虚拟立体场景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立体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立体显示技术和虚拟与现实VR(Virtual Reality)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广大民众对于立体显示的兴趣和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实现立体显示的关键在于构建分别被观察者左眼和右眼接收的具有细微差异的不同图像,由于左右眼接收到的视觉图像不同,大脑综合了左右眼两幅图像的信息对图像进行叠加重生,从而使观看者产生立体感。
目前,大部分立体应用和VR应用均致力于虚拟场景的立体显示部分的开发上。虚拟场景是利用计算机,通过OpenGL(Open Graphics Library,开放图形库)等图形引擎构建,并通过显示器呈现在真实场景中。所谓真实场景,是指人真实的观察空间,人在真实场景下的固定位置通过人眼接收显示器所显示的虚拟场景。
为了实现虚拟场景的立体显示,可以结合计算机图形学系统将虚拟场景转换为虚拟立体场景,从而将虚拟立体场景呈现在真实场景中。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固定的转换参数将虚拟场景线性的转换为虚拟立体场景,这种线性转换的方式,可能导致虚拟立体场景不能与真实观察空间即真实场景较好的适配,从而无法达到较佳的立体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虚拟立体场景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立体显示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固定的转换参数将虚拟场景线性的转换为虚拟立体场景,从而无法达到较佳的立体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立体场景的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虚拟场景的像素的深度数据;
根据所述深度数据,确定所述虚拟场景中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近物体的距离与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远物体的距离;
根据所述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近物体的距离和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远物体的距离,确定左右虚拟摄像机的视间距和投影参数;
根据所述左右虚拟摄像机的视间距和所述虚拟单摄像机,得到左右虚拟摄像机;
根据所述左右虚拟摄像机和所述左右虚拟摄像机各自的投影参数,对所述虚拟场景进行非对称透视投影变换,从而构建虚拟立体场景。
进一步来说,所述获取虚拟场景的像素的深度数据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虚拟场景的深度缓存区中读取所述虚拟场景每个像素的深度数据。
进一步来说,所述根据所述深度数据,确定所述虚拟场景中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近物体的距离与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远物体的距离的步骤包括:
遍历所述深度数据,查找所述深度数据中的深度最大值和深度最小值;
将所述深度最小值映射到虚拟场景下虚拟单摄像机到近裁剪平面的距离和虚拟单摄像机到远裁剪平面的距离之间,得到所述虚拟场景中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近物体的距离,将所述深度最大值映射到虚拟场景下虚拟单摄像机到近裁剪平面的距离和虚拟单摄像机到远裁剪平面的距离之间,得到所述虚拟场景中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远物体的距离;
或者
将所述深度数据的数据范围映射到虚拟场景下虚拟单摄像机到近裁剪平面的距离和虚拟单摄像机到远裁剪平面的距离之间,得到映射深度数据;
获取所述映射深度数据中的深度最小值和深度最大值,并根据所述深度最小值和所述深度最大值分别确定所述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近物体的距离和所述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远物体的距离。
进一步来说,通过以下公式将深度数据映射到虚拟场景下虚拟单摄像机到近裁剪平面的距离和虚拟单摄像机到远裁剪平面的距离之间:
其中,Zsence为映射后的深度数据,Z'buffer为映射前的深度数据,N_V为虚拟单摄像机到近裁剪平面的距离,F_V为虚拟单摄像机到远裁剪平面的距离。
进一步来说,所述获取所述映射深度数据中的深度最小值和深度最大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映射深度数据构建深度信息直方图;
根据所述深度信息直方图,获取所述映射深度数据中的深度最小值和深度最大值。
进一步来说,所述根据所述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近物体的距离和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远物体的距离,确定左右虚拟摄像机的视间距和投影参数的步骤包括:
根据真实场景中最大凸出距离下的第一视差与最大凹进距离下的第二视差之间的比值与虚拟场景中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近物体的距离下的第三视差与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远物体的距离下的第四视差之间的比值相等,从而根据所述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近物体的距离和所述虚拟单摄像机到最远物体的距离,确定左右虚拟摄像机的视间距和投影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09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