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化射流洗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13043.1 | 申请日: | 201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9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峰;刘全;刘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A61C17/02 | 分类号: | A61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方法 洗牙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齿清洗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化射流洗牙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牙齿的健康问题和美观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牙齿的清洗不仅有利于牙齿的健康,也有利于牙齿的美观。但是,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主要依靠刷牙来实现牙齿的清洗,牙刷往往会有死角,牙齿间的细小缝隙难以被清洗到,且多数人刷牙的方式不正确,这会对牙齿造成伤害,不利于牙齿健康。同时,人们往往长期使用一种牙膏,使得口腔内的细菌产生抗性,刷牙难以除去口腔内的细菌,进而导致各种口腔疾病。
而另一方面,空化射流可以实现对牙齿的清洗作用,同时还具有除菌的作用。所谓空化射流就是在液体射流内诱使空化发生并让空泡长大,当含有大量气泡的射流冲击物体时,空泡在物体表面及其附近破裂,进而在物体表面许多局部区域产生冲击压力和应力集中,进而使物体表面的附着物被清洗下来。通过空化射流可以实现对牙齿高效和全方位的清洗。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化射流洗牙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化射流洗牙器,包括空化射流洗牙系统和送水吸水系统。所述空化射流洗牙系统设置有牙套、密封带、引流管、空化射流发生器、芯杆、腔杆、弹簧。所述送水吸水系统设置有送水泵、吸水泵、过滤器、水箱、控制器、电源、装置盒、盒盖、送水管、吸水管。所述牙套和密封带形成一个包裹牙齿的封闭空腔。所述送水吸水系统通过送水泵经送水管将水输送到引流管,水流通过引流管上设置的空化射流发生器喷出产生空化射流清洗牙齿。所述吸水泵通过吸水管将牙齿上被清洗下来的附着物吸出。
作为优选,所述牙套包括内壁、外壁、镂空带、镂空腔、通孔、凹槽。所述牙套的内壁和外壁的形状为使用者牙齿排列的形状。所述牙套通过镂空带被分为上腔和下腔,上腔与下腔由镂空腔连通。在牙套两端开设有凹槽。所述牙套是由医用弹性橡胶制成的。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带设置在牙套的内壁和外壁的上下两端,且所述牙套的内壁和外壁上设置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设置有多个空化射流发生器,所述引流管是可收缩的。所述牙套的上腔与下腔中均设置有引流管和空化射流发生器。所述芯杆与牙套的内壁相互固连,所述腔杆与牙套的外壁相互固连,且腔杆内有通孔。所述芯杆穿过牙套上设置的通孔和腔杆的通孔,且所述芯杆能够在腔杆的通孔内移动。所述芯杆与腔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牙套的内壁和外壁相互靠近,进而使密封带相互靠近,进一步通过牙套和密封带形成一个包裹牙齿的封闭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管穿过牙套与送水管连接。所述吸水管连接在牙套的外壁的下端,且所述送水管和吸水管是可拆卸的。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与送水泵和吸水泵连接以控制送水泵和吸水泵的泵压。所述送水泵与所述过滤器、水箱以及送水管连接,以将所述水箱中的水经所述过滤器和送水管输送给引流管。所述吸水泵与吸水管连接,以将牙齿上被清洗下来的附着物吸出。
作为优选,所述电源用于给所述送水泵、吸水泵和控制器供电,且所述电源能够通过插头从外部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送水泵、吸水泵、过滤器、水箱、控制器、电源置于所述装置盒内,且所述装置盒设置有与之相适应的盒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空化射流实现对牙齿的清洗,由于空化射流的特性可以实现对牙齿全方位和高效的清洗。同时空化射流可以进入牙齿间细小的缝隙中对其进行清洗,解决了牙刷刷牙所存在的问题。而且,空化射流可以起到除菌的作用,且细菌不会产生抗性,有利于口腔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空化射流洗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牙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化射流洗牙系统、2-送水吸水系统、10-牙套、11-密封带、12-引流管、13-空化射流发生器、14-芯杆、15-腔杆、16-弹簧、20-送水泵、21-吸水泵、22-过滤器、23-水箱、24-控制器、25-电源、 26-装置盒、27-盒盖、28-送水管、29-吸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3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假体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骨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