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转动和移动的双篮板篮球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16380.6 | 申请日: | 201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7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武社会;何文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文亮 |
主分类号: | A63B63/08 | 分类号: | A63B6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宋秀珍 |
地址: | 722304 陕西省宝鸡***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 移动 篮板 篮球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体育器材篮球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转动和移动的双篮板篮球架。
背景技术
篮球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也是一项群众基础好、开展范围广、深受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特别是“三人制”篮球赛的蓬勃开展,掀起了篮球运动的另一热潮。然而,大多数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的运动场地有限,而在这有限的运动场上不仅要进行日常的篮球训练,还要进行其他诸如羽毛球、排球、体操、太极拳等项目的训练,目前,运动场上所安装的篮球架大多为固定的不可移动的,而这些篮球架的存在势必会占用一部分的场地活动空间;其次,这些篮球架的篮板为独立的单向篮板,且每个篮板都连接独立的伸臂并适配独立的底座,极为占据空间;再者,支撑篮板伸臂的立柱与底座之间为固定结构,限制了篮板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由度,无法满足较为复杂的不定向投篮训练需求,因此提出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转动和移动的双篮板篮球架,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且极为节省空间,当学生需要进行其他体育运动训练时,可 随时移动该篮球架并腾出足够空间,同时该结构篮球架还能能满足学生不定向多角度投篮的训练需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可转动和移动的双篮板篮球架,具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多个脚轮,底座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与底座垂直连接的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与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横杆的中部连接,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对置的篮板,且上述两个篮板的正面分别设有篮筐。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杆为斜置横杆。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横杆为水平横杆。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的下端与底座通过轴承件可转动连接。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脚轮为万向脚轮,且每个万向脚轮均具有能够限制其转动的限位结构。
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两侧分别设有与横杆两侧固连的支撑体。
其中,所述支撑体为用角钢围成的三角形支撑体。
亦或,所述支撑体为斜置的单根支撑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一个底座一根立柱通过一根横杆可以固连两个篮板,既节省了篮球架整体耗材成本又具有节省占地空间,满足对侧两场篮球赛同时进行竞赛的需求,大大整合并高效利用了有限的学校操场空间。
2、立柱下端与底座上端的连接处设有轴承件,并在轴承件的作用下支持立柱沿其自身径向的自由旋转,满足学生多角度不定向投篮的复杂性技能训练需求;
3、底座下端设有脚轮,且每个脚轮均适配限制其转动的限位机构,通过脚轮实现篮球架的整体位移,通过限位机构对篮球架的停放位置加以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横杆3为水平横杆,用于在其两端安装距地面高度相同的两个篮板2。
具体地,如图1所示,可转动和移动的双篮板篮球架,具有底座6,所述底座6用钢板制成方形或圆形,为实现篮球架整体的可移动功能,在底座6的下端设有多个脚轮8,底座6的上端中心位置设有与底座6垂直连接的立柱5,所述立柱5的下端与底座6可转动连接,将立柱5的可转动部设于立柱5的下端是为了对篮球架构件数起到精简的目的。所述立柱5的上端与横杆3的中部连接。由于本实施例中,横杆3为水平横杆,因此优选地,从结构整体平衡度考虑,立柱5的上端与所述横杆3的中心下端可通过焊接固连,或通过螺栓紧固件固连。这样,在水平的横杆3的两端再分别安装对置且对称的篮板2,即可实现一个底座6一根立柱5通过一根横杆3固连两个篮板2,满足对侧两场篮球赛同时进行竞赛的需求,大大整合并高效利用了有限的学校操场空间。进一步地,上述两个篮板2的正面分别安装篮筐1。
实施例二:横杆3为斜置横杆,用于在其两端安装距地面高度不同的两个篮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文亮,未经何文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163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