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机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20078.8 | 申请日: | 2016-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0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许毓珉;黄志远;罗伊翔;黄厚铭;朱永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H04N5/2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机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相机模组,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人脸图像识别系统且提供较均匀同心圆光的相机模组。
背景技术
随者网际网路的蓬勃发展,人性化的设计以及网路的便利性,许多传统的商业行为已被电子商务所取代,故用户个人资料的安全性势必要更加强,不能仅仅局限于使用文字密码的方式,因此各家厂商开始以每个人所独有的人物特征作为研发方向,而衍伸出许多不同类型的生物识别技术,以增强个人资料的安全性,其中又以人脸图像识别技术的高便利性与高精准度使其成为热门识别项目之一。
传统的人脸图像识别系统主要是以2D平面来撷取脸部与五官相对位置进行识别,但是此种方式能以使用照片或影片来蒙混过关,同时容易受到环境上光线条件的影响,在安全的考量上仍有一定风险。因此,现有厂商研发出能呈现特征深度的3D人脸图像识别系统,有效的避免以照片方式来矇骗通过的情形,也降低环境因素对系统的影响程度。
现今的3D人脸图像识别技术采用红外线侦测的方式,通常是设置两个红外发光管(Infrared light-emitted-diode,IR LED)作为补光光源,另设置一个红外镜头(Infrared camera)在两个IR LED的中间位置,IR LED不断发出红外光线到待测目标上,再反射回来由红外镜头感测撷取,分析其中红外线反射点的资讯而得到待侧目标特征的相对距离与深度。然而,一般的IR LED所发射出来的光线强度只能朝向垂直于IR LED的方向集中,光强分布不均匀,四周容易有衰减的情形,红外镜头撷取后的影像往往中心区域比边缘部分有较强的光强度,撷取影像与实际目标已出现差异,如此一来,则需要特别在撷取影像的四周进行更多影像处理,使得最后成像可能与实际目标造成差别,系统的精准度也因此下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提高成像品质的相机模组,以减少后续影像处理的步骤,提高实际目标与成像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相机模组,借以改善补光光源造成镜头撷取影像四周光强度衰减问题,其中本发明所采用的补光光源为边缘光强大于中心光强的发光源(蝙蝠翼型配光),可以在待测平面上提供均匀的同心圆光,减少后续影像处理,提高识别系统精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用如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相机模组,其包括一镜头,所述镜头具有一光轴;至少一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具有一中心轴,所述发光元件射出光场分布为蝙蝠翼型,且在蝙蝠翼型的配光曲线上具有两个最大光强度值波峰分别位于发光元件的中心轴偏离25°至35°之间,所述镜头的光轴位于发光元件的配光曲线上两个波峰位置之间;以及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承载镜头以及发光元件。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相机模组借由能射出光场形为蝙蝠翼状分布的红外发光管,设置在红外镜头旁侧,蝙蝠翼状分布的光场分布图具有两个能量较强的波峰,而红外镜头的光轴位于两个波峰位置之间,波峰位置位于中心轴C1偏离25°~35°位置,依此设计提供较均匀的同心圆光,而改善现有人脸图像识别装置撷取影像会有四周光强度衰减的问题,减少后续影像处理的动作,而产生与实际目标较相近的影像,提高成像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相机模组的构件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相机模组另一角度的构件侧视图。
图3是现有的红外发光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发光元件的构建图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红外发光管的配光曲线分布图。
图6是本发明发光元件的配光曲线分布图。
图7是以现有红外发光管为发光源的影像经由分析软件分析的结果图。
图8是本发明相机模组所产生的影像经由分析软件分析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图中为本发明相机模组一种实施例的构件俯视图,本发明的相机模组10,其主要包含一镜头1、一发光元件2、一可见光发光二级管3、一外罩体4、一连接埠5、一电路板6及两个收音元件7所共同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00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