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炎活性的环戊烷并[b]吡咯类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21383.9 | 申请日: | 2016-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6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华;牟学清;彭蕊;刘维婷;徐正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403 | 分类号: | A61K31/403;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活性 戊烷 吡咯 化合物 | ||
本发明公开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53806.6的中国专利公开的合成方法合成的1,2,5‑三取代1,4,5,6‑四氢环戊烷并[b]吡咯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通过该环戊烷并[b]吡咯类化合物与市售抗炎药塞来昔布对12‑氧‑十四烷酰佛波醇‑13‑醋酸酯(TPA)介导的小鼠耳朵水肿模型抗炎实验对比证明其有很好的抗炎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2,5-三取代1,4,5,6-四氢环戊烷并[b]吡咯类化合物及其药用可接受的盐的抗炎活性,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炎症是机体组织对损伤性刺激(如有害刺激、病菌或物理损伤)的一种防御反应。在炎症过程中,一方面损伤因子直接或间接造成组织和细胞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炎症充血和渗出反应,以稀释、杀伤和包围损伤因子。同时通过实质和间质细胞的再生功能使受损的组织得以修复和愈合。其中,致炎因子可引起炎症局部组织发生变性和坏死,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常见的至炎因子,其异常增多会导致炎症的发生。因此,通过药物减少过量的致炎因子,是实现炎症化学预防的一个合理的策略。此外,环氧合酶(COX)是花生四烯酸代谢的限速酶,其中 COX-2是一种诱导酶,在组织损伤、炎症等情况下表达增强。降低COX-2表达也是当前预防炎症的重要策略。
含有环戊烷并[b]吡咯结构的化合物1-(4-甲基苯基)-2-(4-甲磺酰基苯基) -二取代1,4,5,6-四氢环戊烷并[b]吡咯作为一种环氧合酶-2抑制剂,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抗炎药,同时它的使用能够减少传统抗炎药中常伴有的胃肠道副反应,因此,它将成为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抗炎药物(P.R.China Pat.,CN1955163A, 2007)。我们之前申报的申请号为:201510253806.6的中国专利报道了一种合成1,2,5-三取代1,4,5,6-四氢环戊烷并[b]吡咯类化合物的新方法。基于该方法合成的一系列1,2,5-三取代1,4,5,6-四氢环戊烷并[b]吡咯类化合物。通过该类化合物与市售抗炎药塞来昔布对12-氧-十四烷酰佛波醇-13-醋酸酯(TPA)介导的小鼠耳朵水肿模型抗炎实验对比证明这些分子有很好的抗炎活性。因此,本发明可为制备新的抗炎药物提供了新的来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的1,2,5-三取代1,4,5,6-四氢环戊烷并[b]吡咯类化合物及其药用可接受的盐的抗炎活性。
式Ⅰ的化合物及其药用中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其中R1为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基可以是卤素、烷基、烷氧基、硝基;R2为氢、炔丙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环和芳烷基、C1-C8取代或未取代直链或支链烷基;R3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取代基可以是卤素、烷基、烷氧基、硝基、卤代烷基、卤代烷氧基。
式Ⅰ的化合物及其药用中可接受的盐,R1代表叔丁基、苯基,及取代苯基,如2-甲基苯基、3-甲基苯基、4-甲基苯基、2-甲氧基苯基、3-甲氧基苯基、4-甲氧基苯基、2-氟苯基、3-氟苯基、4-氟苯基、2-氯苯基、3-氯苯基、4-氯苯基、2-溴苯基、3-溴苯基、4-溴苯基、2-碘苯基、3-碘苯基、4-碘苯基、2-硝基苯基、3-硝基苯基、4-硝基苯基、2-三氟甲基苯基、3-三氟甲基苯基、4-三氟甲基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13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