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23192.6 | 申请日: | 2016-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5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波 |
主分类号: | G06F7/38 | 分类号: | G06F7/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005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一体 量子 数码 | ||
1.一种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其特征是: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由本征数码“1和0”、影子数码“I和Q”、量子态矢“(>和<)”组成,其中:量子态矢“(>”称之为右矢、“<)”称之为左矢,影子数码“I和Q”、以及量子态矢“(>和<)”实际上就是另一种制式的二进制数码,我们规定:“I”相当于“1”、“Q”相当于“0”、“<)”相当于二进制的“10”、“(>”相当于二进制的“01”、其中“(”=“)”=0,并且规定它们的物理意义是:“1和0”代表无线信号强度的“强与弱”,“I和Q”代表无线信号频率的“高与低”,右矢“(>”和左矢“<)”代表无线信号相角的“/2与”、n而是自然数、亦即表示无线信号处于“垂直偏振”与“水平偏振”状态,这里的“相当于”不是“等于”,因为本征数码“0和1”、影子数码“I和Q”、以及量子态矢“(>和<)”分别代表的物理意义各不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其特征是: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的本征数码“1和0”代表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的X轴维度,影子数码“I和Q”代表Y轴维度,而量子态矢“(>和<)”则表示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的Z轴维度,这样,本征数码“1和0”、影子数码“I和Q”、量子态矢“(>和<)”共同构成了三维的信息空间,由三种不同制式的二进制数码:“1和0”、“I和Q”、“(>和<)”共同组成的三维信息空间的一个点称之为比特节点,而且,三种不同制式的二进制数码“1和0”、“I和Q”、“(>和<)”的逻辑关系是一种“且”关系,所谓“且”关系实质上就是三种不同制式的二进制数码“1和0”、“I和Q”、“(>和<)”以组合而非排列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这三组不同制式的二进制数码之间既不能相加、也不能相乘,并且,不同制式的二进制数码“1和0”、“I和Q”、“(>和<)”的排列是不分先后次序的,为了书写规范,我们规定:影子数码“I和Q”书写在左边、二进制数码“1和0”书写在右边、量子态矢“(>和<)”则包括在外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其特征是: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的逻辑运算规则就是:对本征数码“1和0”而言,0+0=0,0+1=1,1+1=10,0*0=0,0*1=0,1*1=1;对影子数码“I和Q”而言,Q+Q=Q,I+I=I,Q+I=IQ、亦即在并联电路中允许“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同时通过,Q*Q=Q,I*I=I,Q*I=0、亦即在串联电路中不允许“高频信号”与“低频信号”同时通过;对量子态矢“(>和<)”而言,<)+<)=<))、其中“))”=00、相当于二进制的“10+10=100”、亦即“水平偏振之上又水平偏振等于双重水平偏振”;(>+(>=<)、相当于二进制的“01+01=10”、亦即垂直偏振之后再垂直偏振相当于水平偏振;而<)+(>=<>、相当于二进制的“10+01=11”、亦即“水平偏振与垂直偏振组合成既有水平偏振、又有垂直偏振的全偏振”,因此,我们将“<>”称为全矢、它是一种左矢“<)”与右矢“(>”相加的复合态,表示从偏振双通道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是一种既有水平偏振又有垂直偏振的无线电信号;(>·<)=(><)、“(>·<)”就是右矢与左矢的点乘、相当于二进制的“01·10=00”,“(><)”简写为“()”,我们将“()”称之为圆矢、它是一种左矢“<)”与右矢“(>”相乘的复合态、表示从信号源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是一种没有被偏振仪过滤的“无偏振”的无线电信号,因此,圆矢“()”代表一种没有偏振制式的量子自然态;由于本征数码“0和1”和影子数码“I和Q”的无方向性,它们的相乘没有“叉乘”和“点乘”之分,因而统一用“*”表示相乘;而(>*<)=<)*(>=0、“(>*<)”就是右矢与左矢的叉乘、相当于二进制的“01*10=0”、亦即“对垂直偏振的无线电信号进行水平过滤之后相当于没有无线电信号”;<)*<)=<))、相当于二进制的“10*10=100”、亦即“水平偏振的倍增加强型”;(>*(>=((>相当于二进制的“01*01=001”、其中“((”=00、亦即“垂直偏振的加强型”;同时规定:两个比特节点相加等于组成这两个比特节点的本征数码、影子数码、量子态矢分别相加;两个比特节点相乘等于组成这两个比特节点的本征数码、影子数码、量子态矢分别相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其特征是: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的一个比特节点有八种基本形式,它们是:“<Q0)、<Q1)、<I0)、<I1)、(Q0>、(Q1>、(I0>、(I1>”,我们把一个比特节点的八种基本形式称之为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空间的一个比特节点的本征八重态,它们的物理意义分别是:“<Q0)”代表“平偏低频的弱信号”、“<Q1)”代表“平偏低频的强信号”、“<I0)”代表“平偏高频的弱信号”、“<I1)”代表“平偏高频的强信号”、“(Q0>”代表“垂偏低频的弱信号”、“(Q1>”代表“垂偏低频的强信号”、“(I0>”代表“垂偏高频的弱信号”、“(I1>”代表“垂偏高频的强信号”;圆矢“()”代表既无左矢“<)”又无右矢“(>”的自然态,所以,一个带有圆矢“()”的比特节点的八重态简并为四重态:(Q0)、(Q1)、(I0)、(I1);而全矢“<>”代表既有左矢“<)”又有右矢“(>”的复合态,所以,一个带有全矢“<>”的比特节点的八重态也简并为四重态:<Q0>、<Q1>、<I0>、<I1>;因此,一个比特节点具有八个本征态和八个复合态:<Q0)、<Q1)、<I0)、<I1)、(Q0>、(Q1>、(I0>、(I1>、(Q0)、(Q1)、(I0)、(I1)、<Q0>、<Q1>、<I0>、<I1>;同时规定:一个比特节点的八个本征态和八个复合态、与“二进制”和“十进制”的对应关系分别是:(Q0)=Q0()=0000=0,(Q0>=Q0(>=0001=1,<Q0)=Q0<)=0010=2,<Q0>=Q0<>=0011=3,(Q1)=Q1()=0100=4,(Q1>=Q1(>=0101=5,<Q1)=Q1<)=0110=6,<Q1>=Q1<>=0111=7,(I0)=I0()=1000=8,(I0>=I0(>=1001=9,<I0)=I0<)=1010=10,<I0>=I0<>=1011=11,(I1)=I1()=1100=12,(I1>=I1(>=1101=13,<I1)=I1<)=1110=14,<I1>=I1<>=1111=15;这样,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的一个比特节点有16重态、相对应的有16个数码,也就是说,一个比特节点有16个状态可供选择,由此构成了三维一体的量子数码的十六进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波,未经陈志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31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