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镶嵌拼装式复合墙体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23800.3 | 申请日: | 2016-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3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姚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昱美创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30 | 分类号: | E04C2/30;E04B1/61;E04B1/94;E04B1/86;E04B1/66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镶嵌 拼装 复合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墙体板,具体涉及一种镶嵌拼装式复合墙体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粘土砖墙体板,由于自身重量重,施工麻烦,并且产生较多的建筑垃圾,生产工艺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影响,不能回收利用,早已被新型拼装建筑墙体板所取代;但是现有的拼装墙体板,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134723U的中国专利文件所公布的技术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弊端,首先,这种中空墙体板采用异型结构,导致安装过程不便,其次,此墙体板的限位凸起为光滑外壁的矩形凸起,结合时单靠光滑接触面的摩擦力抵抗两个墙体板间相对位移,不易于两块墙体板牢固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镶嵌拼装式复合墙体板,便于拼、拆装,实现墙体板多环境条件下拼装使用的需求,可防止相连墙体板间发生相对位移或相连墙体板间连接处产生机械弯转,拼装后墙体板结构稳定连接牢固。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镶嵌拼装式复合墙体板包括墙体板本体和安装卡条,所述墙体板本体框围而成,垂直于宽向外框有两条同样厚度的直臂框将所述墙体板本体三等分,所述墙体板本体的两侧正中竖直开有上下两端开放的矩形安装卡槽,所述矩形安装卡槽凹形外壁三面开有锯齿状牙口,所述安装卡条开有与所述矩形安装卡槽凹形外壁相咬合的牙口,拼装时位于两块所述墙体板本体之间,与两侧所述矩形安装卡槽分别相互镶嵌咬合。
在墙体板拼装过程中,现有技术是将墙体板本体设计为异型结构,在本技术方案中,规定所述两侧矩形安装卡槽连线方向为宽度方向,所述矩形安装卡槽锯齿状牙口的齿槽方向为高度方向,所在三维直角坐标系的另一方向为厚度方向,所述墙体板本体采用同型结构设计,结构为三段式,拼装时无需区分左右,可更高效完成接合,常见的拼装墙体板单靠光滑壁面的矩形凸起插入对应凹槽完成拼合,所述镶嵌拼装式复合墙体板在拼装时先将两块所述墙体板本体相对拼合放置,再将所述安装卡条垂向放入所述墙体板本体间的安装卡槽,所述安装卡槽接合处靠所述墙体板本体的两侧安装卡槽外壁与所述安装卡条外壁的锯齿状牙口咬合,由所述镶嵌牙口接触面摩擦力与所述墙体板本体所受外力产生的咬合牙口间弯曲应力共同作用加强所述镶嵌拼装式复合墙体板间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两条直臂框之间为引流阻热区,在所述直臂框至所述矩形安装卡槽内壁及所述矩形安装卡槽两边侧框内壁之间为引流消音区。
所述引流阻热区及所述引流消音区是通过结构变化而非填充材料带来排水、防火及隔音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引流阻热区包括上部的引流阻热壁和下部的落水导火槽,所述落水导火槽槽口上端位于所述引流阻热区侧面中部并竖直向下、向厚度方向开槽,所述引流阻热壁分别由两侧所述直臂框上端向所述落水导火槽上端倾斜靠近直至连接成平面。
所述引流阻热区结构集防水和防火于一体,如所述墙体板本体内有积水,则可通过所述引流阻热壁面流入所述落水导火槽实现防水效果,其次所述落水导火槽是厚向开槽方向,此设计的目的不仅加强了墙体板本体厚向的结构受力程度,更重要的是考虑到若遇火险情况,驱使火焰从所述落水导火槽口喷出,引导火焰尽可能加热所述引流阻热区两侧面而保护所述引流消音区不因过热而变形,保证了火险情况下所述墙体板本体两侧的支撑强度,使得建筑不易垮塌,受热集中于中部也有易于人为集中散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引流消音区包括上部的宽向连接臂、第一引流吸音壁、第二引流吸音壁和中部的第三引流吸音壁及下部的落水槽,所述宽向连接臂从所述矩形安装卡槽内壁中部连至所述直臂框的中部,所述第一引流吸音壁从所述宽向连接臂两侧向所述矩形安装卡槽内壁拐角中部倾斜靠近连接成平面并竖下成第一直面,所述第二引流吸音壁从所述矩形安装卡槽两边侧框内壁向所述矩形安装卡槽内壁拐角中部倾斜靠近连接成平面,所述第三引流吸音壁从所述直臂框中部、所述第二引流吸音壁尾部相向倾斜向下靠近至引流消音区侧面中部成平面并竖下成第二直面,使得所述第一直面、所述第二直面与所述引流消音区侧面所形成的落水槽上视形状为矩形。
所述引流消音区可将位于墙体板内部的积水汇聚至所述落水槽引至下方墙体板,周而复始,从而最终排出墙体内部,解决了墙体板内部积水问题;当声音传播时,声波穿过所述引流消音区侧面经所述第一引流吸音壁、所述第二引流吸音壁、所述第三引流吸音壁及所述落水槽壁间不断反射,声波能量被吸收,声波强度被减弱,起到了隔音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安装卡条框围而成,所述安装卡条中腔中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昱美创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昱美创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3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浆套筒及预制件
- 下一篇:一种受力岛空腔楼盖用装配式空腔楼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