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推拉锁栓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28359.8 | 申请日: | 201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809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成斋;张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昶辉精密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04 | 分类号: | B63B21/04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7107 | 代理人: | 康宁宁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拉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体甲板辅助用具,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推拉锁栓。
背景技术
目前,船体在靠岸后,需要对船体进行固定,这时需要将缆绳与岸基缆桩进行固定。为了方便缆绳与岸基缆桩进行固定,一般采用推拉锁栓对其固定,推拉锁栓是安装与甲板上,与甲板进行固定的辅助件,现有的推拉锁栓结构简单,工作时一般是通过专门的工作人员将锁栓拉手与锁壳分离,从而实现推拉锁栓的开启和闭合,这样不仅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操作时不小心容易夹住工作人员手部,具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实现自动化开启和闭合,安全可靠的自动推拉锁栓。
其技术方案是:自动推拉锁栓,包括锁栓拉手、锁壳、垫板和推杆底座,所述锁栓拉手主要由锁柄、两个导向轴和两个长螺杆组成,所述导向轴的一端与锁柄固定连接,所述长螺杆与导向轴的下端螺纹连接;
所述锁壳包括锁体和轴套,所述锁体的中部具有与锁柄形状对应的凹陷结构,所述轴套固定连接在锁体下方并与导向轴同轴设置,所述导向轴穿过轴套和锁体与锁柄连接,所述导向轴上螺纹连接有位于轴套下方的螺母,所述轴套与导向轴之间设有密封装置;
所述垫板通过短螺杆安装在锁体的边缘下方,所述垫板与锁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甲板的空间;
所述推杆底座为与两个长螺杆连接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锁体之间设有用于推动锁栓拉手相对于锁壳上下升降的电动推杆。
所述两个导向轴和两个长螺杆对应设置。
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轴套内的铜套和设置在铜套下方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通过孔用弹性挡圈固定在轴套内。
所述锁体的下方设有固定片,所述电动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支撑架和固定片连接。
所述螺母与轴套下方设有垫片。
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与两个长螺杆连接在一起。
所述垫板上设有排水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结构合理,能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实现自动化开启和闭合,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是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锁柄;2.导向轴;3.锁体;4.垫板;5.排水孔;6.短螺杆;7.长螺杆;8.支撑架;9.电动推杆;10.轴套;11铜套;12.密封圈;13.孔用弹性挡圈;14.垫片;15.螺母;16.固定片;17.凹陷结构;18.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自动推拉锁栓,包括锁栓拉手、锁壳、垫板和推杆底座。其中,锁栓拉手主要由锁柄1、两个导向轴2和两个长螺杆7组成,两个导向轴2和两个长螺杆7对应设置,即分别相对于锁柄1的中部对称设置。导向轴2的一端与锁柄1焊接,长螺杆7与导向轴2的下端螺纹连接。
锁壳包括锁体3和轴套10,在锁体3的中部具有与锁柄1形状对应的凹陷结构17,通过凹陷结构17可以在锁栓闭合时使锁柄1正好落入锁体3的凹陷结构17内,结构紧凑,效果好。
轴套10焊接在锁体3的下方并与导向轴2同轴设置,导向轴2穿过轴套10和锁体3与锁柄1连接,导向轴2上螺纹连接有位于轴套10下方的螺母15,在螺母15与轴套10之间设有垫片14,即导向轴2可在轴套10内带动锁柄1上下移动,通过螺母15可以起到限位作用。
轴套10与导向轴2之间设有密封装置,而密封装置包括设置在轴套10内的铜套11和设置在铜套11下方的密封圈12,密封圈12通过孔用弹性挡圈13固定在轴套10内。通过密封装置能实现导向轴2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铜套11能延长使用寿命。
垫板4通过短螺杆6安装在锁体3的边缘下方,所述垫板4与锁体3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甲板的空间18;通过空间18可以安装甲板,实现与锁栓的连接。
推杆底座为与两个长螺杆7连接的支撑架8,支撑架8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母与两个长螺杆7连接在一起。在锁体3的下方设有固定片16,电动推杆9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支撑架8和固定片16连接。通过电动推杆9可以推动锁栓拉手相对于锁壳上下升降。电动推杆9为直流电动推杆,电动推杆9通电后,通过自身推杆的上升下降来拉动锁栓拉手的下降上升,从而实现锁栓的自动开启与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昶辉精密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营昶辉精密金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8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