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确认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29445.0 | 申请日: | 201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60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东 |
主分类号: | G06F21/31 | 分类号: | G06F21/31;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身份 确认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物联网三方认证身份确认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然而,国内外实现物物之间的信息认证信息较为容易,物与人之间的信息认证确认却较为困难。
目前基于物联网的物与人之间信息认证技术缺乏,传统的网络身份认证系统导致用户个人身份信息泄露严重,造成个人信息被滥用,无法保证身份认证的真实性,实名认证危机重重。由国家公安部签发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由于申请和载体的限制大规模普及和使用仍然较为不便。因此,对于物联网中物与人之间的身份认证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物联网中物与人之间的身份认证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性,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进行了三重审核保证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并能够更加便捷高效的对认证信息进行使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身份确认系统和方法,该身份确认系统包括:用户端,商户端,平台端三方,其中用户端,用于身份信息采集,使用授权等功能;商户端,用于商户信息采集和业务开展功能;平台端,对采集信息进行核实并进行加密和物理隔离。
附图说明
图示为该系统框架:用户端、商户端、平台端以及第三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
用户端,首先用户要进行实名注册,注册方式采取手机号+银行卡+真实姓名+性别+本人照片,设置静态账号密码,并在使用实名身份信息进行授权,授权时采用动态密码,同时在收到或开展业务时可以对提供业务方的用户或商户的信用码进行实名确认;
商户端,首先要采集和验证商户真实身份信息,包含法人真实姓名、手机号、本人照片以及营业执照和商户银行账号等基础信息。开展业务时,商户通过读写器扫描识别二维码、RFID或NFC等标签业务信息,将所开展的业务信息数据索引与用户提供的动态信用码相关联,并对用户授权的信息进行审核;
平台端,对用户和商户的真实身份信息与通讯公司、银行和工商行政机构等第三方数据信息进行核实,对核实通过的用户原始信息进行加密,为每位用户形成唯一信用码,并将用户原始信息与互联网进行物理隔离,数据库中仅保留用户信用码,在用户提出使用请求时根据用户授权指令形成动态信用码,动态信用 码中关联某一段用户授权的真实信息,用户信息仅限于性别或收寄地址等非关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东,未经刘建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294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