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板用蜡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32983.5 | 申请日: | 201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34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孙剑锋;吴颖;孙鹏;王鑫;张晓晖;张志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C10G73/40;C10G73/36;C10G73/42;C10G7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板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板用蜡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以正构烷烃重量含量为85%以上的F‑T合成产物为加氢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转化;加氢产物经蒸馏制备适宜馏程的组分作为发汗原料;再经乳化、发汗生产目的产品。本发明方法在普通发汗工艺的基础上,在发汗过程中利用气流通过蜡层携带出液态组分以强制分离固态组分和液态组分,同时优选将发汗原料与水或盐溶液乳化,也有利于液态组分的快速排出。本发明方法具有设备投资低、生产过程简单且操作费用低、安全且无溶剂污染等优点;所得产物无含氧化合物,可用作人造板的防水材料;同时相变潜热高,能起到储能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专用蜡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造板用蜡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是由木纤维或木屑加上一定配比的胶料和防水材料,经过热压处理胶合成型而制得的。胶料通常采用酚醛树脂胶或尿醛树脂胶,其作用是将纤维和刨花结合起来,使成品板有足够的强度。防水材料通常采用蜡,可提高人造板的防水、防潮性能,增强尺寸的稳定性,提高表面光洁度,目前人造板行业通常使用熔点在54℃~66℃的石蜡,使用量为干板的0.3%~2.0%。
石油蜡是原油经过炼制加工后从含蜡馏分油中制得的各类蜡产品的总称,包括液体石蜡、皂用蜡、石蜡和微晶蜡。通常液体石蜡的熔点在10℃以下,皂用蜡的熔点在40℃~52℃之间,石蜡的熔点在50℃~74℃之间,而微晶蜡的滴熔点在65℃~92℃之间。石油蜡是多种碳数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等的烃类混合物,其碳数分布较宽,正构烷烃含量较低。
费-托(F-T)合成技术是1923年发明的,1936年在德国实现工业化。F-T合成技术主要包括高温合成技术和低温合成技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F-T合成工艺及催化剂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F-T合成产品日益丰富。F-T合成产品含有烯烃和含氧化合物且碳数分布非常宽。
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简称PCM)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不大,但在很小的温度区间内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很大,这种特性使其在恒温、储能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如相变温度在20℃~25℃的相变材料可用于利用太阳能恒定房间温度:当白天因太阳照射使房间温度高于25℃时,相变材料熔化吸收热量,使房间温度长时间稳定在25℃以下;当夜晚房间温度低于20℃时相变材料凝固放出热量,使房间温度长时间稳定在20℃以上,这样就能在满足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的同时减少开空调的时间,达到节能的目的。一般要求相变材料有适当的相变温度和高相变潜热。
根据相变温度的不同,一般可将相变材料分为高温相变材料、中温相变材料和低温相变材料。根据化学组成的不同,一般可将相变材料分为无机相变材料和有机相变材料。根据储能过程中材料相态变化的不同,一般可将相变材料分为固―气相变材料、液―气相变材料、固―液相变材料、固―固相变材料。烃类物质是常用的有机类、中低温区的固―液相变材料。对于固―液相变材料,由于使用过程中有液体状态,因此需要进行定型化处理,这会大大增加使用相变材料的成本。
与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相比,正构烷烃的相变潜热要大。随着正构烷烃链长的增加,其熔点增高,常见正构烷烃的熔点为-20℃~100℃。由于混合烃的熔点是其组成的各种组分的综合反映,因而可以认为烃类的熔点在-20℃~100℃范围内任意可调,这正是烃类相变材料的最大优势;并且烃类的化学性质稳定、无腐蚀性、不污染环境,因而作为相变材料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商品石油蜡含有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等组分,且碳数分布较宽,直接用作相变材料时潜热低,相变区间较宽。因此,石油蜡必须经提纯以提高正构烷烃含量并降低碳数分布宽度才能用作烃类相变材料。更为不利的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10℃~40℃范围内目前没有正构烷烃含量高的石油蜡类产品,如果以石油馏分作为原料,会大幅增加生产成本。
在生产工艺方面,常用的蜡类物质分离手段有蒸馏、溶剂分离、发汗分离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32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节能型连续式炼油机
- 下一篇:一种制备塑料加工用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