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35368.X | 申请日: | 2016-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08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张蓓蓓;李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忠盛鞋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13/22;A43B13/14;A43B1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邓聪权 |
地址: | 516353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滑 减震 两用 加固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具体涉及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
背景技术
鞋的品种和功能越来越多,但是随着功能的增加鞋底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而鞋本来目的就是为了让脚更舒适,复杂的鞋底不仅成本高而且不舒服,目前的防滑鞋鞋底大都配有鞋钉,在特殊的场地穿上防滑鞋,能够节省体力,但是穿的时间长了也会感觉不舒服,因此就需要更换,这就需要在准备一双鞋,或者采用多功能的防滑鞋,但是防滑鞋功能多了,结构就变得复杂了,而再准备一双鞋成本又提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实现鞋底防滑减震两用的功能,而目前市场没有该类鞋底。
发明内容
对于现有鞋底结构复杂,无法两用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可以一鞋两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包括上底、中底和下底,所述上底的底面均匀分布着若干沉孔,所述下底均匀分布着与上底对应的通孔,所述中底一面均匀分布着与下底通孔对应的鞋钉,所述中底另一面均匀分布着与上底沉孔对应的凸台,所述上底和下底是相连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底上的鞋钉长度比下底的厚度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底的厚度和中底的厚度要比上底的厚度小,所述下底的通孔直径大于等于中底的鞋钉直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底的沉孔深度大于等于中底的鞋钉长度,所述上底的沉孔直径大于等于中底的鞋钉直径。
所述上底和下底通过拉链连接或扣连接,所述中底插设在上底和下底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底的凸台直径分别小于等于上底沉孔直径和下底通孔直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底的凸台长度分别小于等于下底的厚度和上底的沉孔深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底上的鞋钉为圆台结构,所述下底的通孔为倒圆台孔结构,所述上底的沉孔为圆台孔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底的凸台为圆台结构。
该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对中底正反两面使用,实现了既可以防滑又可以减震的效果,达到一鞋两用的效果;中底的鞋钉朝下时,与下底的通孔配合,鞋钉伸出下底后就可起到防滑效果,中底的鞋底朝上时,与上底的沉孔配合,鞋钉深入到上底的沉孔内,由于鞋钉的长度比沉孔的深度小,走路时上底就会起到减震的效果。中层鞋钉圆台结构保证了鞋钉的强度,与上底配合时,更加牢固。上底和下底的拉链或扣连接,保证了上底和下底为连接结构,中底插设在两者之间更加牢固耐用,且中底的鞋钉一旦磨损严重,只需要更换中底就可以,间接减小了穿鞋成本;鞋钉为圆台结构与倒圆台孔及圆台孔配合时,配合间隙更好、更牢固,鞋钉的长度等于沉孔深度时,人走路上底受压会让脚底感受到鞋钉,对脚掌能起到按摩作用,而中底另一面的凸台不论是下底的通孔配合还是上底的沉孔,都能更加加固三层鞋底的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鞋钉朝上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鞋钉朝上的等轴测爆炸图;
图3为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鞋钉朝上的主视爆炸图;
图4为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鞋钉朝上的主剖视图;
图5为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鞋钉朝下的主视图;
图6为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鞋钉朝下的主剖视图;
图7为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圆台鞋钉的主剖视图。
图中:1.上底、2.中底、3.下底、4.沉孔、5.凸台、6.鞋钉、7.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防滑减震两用加固鞋底,包括上底1、中底2和下底3,所述上底1的底面均匀分布着若干沉孔4,所述下底3均匀分布着与上底1对应的通孔7,所述中底2一面均匀分布着与下底3通孔7对应的鞋钉6,所述中底2另一面均匀分布着与上底1沉孔4对应的凸台5,所述上底1和下底3是相连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底2上的鞋钉6长度比下底3的厚度大,中底2上的鞋钉6就可以通过下底3的通孔7伸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底3的厚度和中底2的厚度要比上底1的厚度小,由于上底1与脚掌直接接触,为了保证舒适度,因此上底较厚;而下底3和中底2如果出现磨损可以进行更换,薄一点,间接降低成本;所述下底3的通孔7直径大于等于中底2的鞋钉6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忠盛鞋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忠盛鞋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353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