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货梯用的曳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37336.3 | 申请日: | 201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6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袁陆峰;曹诗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诗晴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B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7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货梯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货梯用的曳引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的升降过程是通过曳引钢丝绳依序缠绕曳引机的主动轮、轿厢的导向轮以及对重块的对重轮,从而通过主动轮与曳引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轿厢的升降。而对于仅用于搬运货物的电梯而言,以下称之为货梯,其往往是采用匀速的升降方式,即货梯在行进过程中保持匀速。此类货梯虽然平稳性较好,但是在货梯上升过程中其载重大,导致货梯与对重块之间的重量差较大,需要曳引机提供较大的牵引动力,同时在下降过程中,轿厢空载重量轻,而货梯用的对重块为了满足较大的载重量,因此空载的轿厢与较重的对重块之间同样存在较大的重量差,这也会导致曳引机的牵引负载变大,故此,现有的货梯其曳引机无论升降均产生较高的能耗,且升降耗时长,其不适用于需要快速搬运或者载重较大的货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货梯用的曳引系统,其轿厢升降过程中,轿厢和对重块之间的重量差小,从而使曳引机输出的牵引动力小,能耗低,同时升降耗时短。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货梯用的曳引系统,它包括安装于井道内的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和设于曳引机下方的对重块,曳引钢丝绳的一端与井道的内壁固定,曳引钢丝绳的另一端沿自身长度方向依序环绕轿厢底部的导向轮和曳引机上的主动轮,并与对重块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重块包括支撑块和沿竖直方向依序堆叠于支撑块上的多个配重块,全部配重块的直径从上往下依序减小,且各配重块的直径均大于支撑块的直径,曳引钢丝绳从上往下依序穿过各配重块并与支撑块固定,井道内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托板,托板的一端与井道的内壁固定,托板的另一端延伸至对重块的下方,各托板上位于对重块的轴线所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通孔,各托板上的通孔的孔径从上往下依序减小,且最上层的托板的通孔孔径小于最上层的配重块的直径,位于最下层的托板的通孔孔径大于支撑块的直径。
配重块的外侧壁上设有供配重块沿径向与曳引钢丝绳脱开的缺口,缺口沿配重块的轴向延伸至配重块的两端面,且缺口沿配重块的径向朝内延伸至与供曳引钢丝绳穿过的中心通孔连通。
所述托板上设有气缸和机械手,气缸的缸体与托板固定,气缸的活塞杆与机械手的安装端固定,当对重块下行至各配重块搁置于各自对应的托板上时控制器驱使气缸带动机械手朝配重块所在位置平移,所述机械手夹持配重块,所述的配重块随机械手平移至远离托板上的通孔所在位置。
所述的机械手为一电磁铁,当气缸带动机械手靠近配重块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铁通电并与配重块吸合,当气缸带动机械手以及机械手上的配重块复位至通孔所在位置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铁断电并与配重块脱开。
所述支撑块和各配重块的上端面上均分别设有凸缘,各凸缘所对应的配重块的下端面设有与各自的凸缘相配合的限位卡槽。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的货梯用的曳引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货梯载重后上升过程中,对重块处于最高处,其上的配重块最多,因此对重块较重,与轿厢之间的重量差小,曳引机的负载小,所需的能耗小,当轿厢上升至极限位置并完成卸货后,对重块处于最底处,配重块均搁置于托板上,因此空载轿厢下降复位过程中,轿厢与对重块之间的重量差同样较小,此时曳引机的负载和能耗均较小,其次,通过气缸和机械手可以实现配重块的增减,实现自动化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货梯用的曳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轿厢上升至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轿厢下降至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相邻两块配重块装配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配重块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1、曳引机,1.1、主动轮,2、曳引钢丝绳,3、对重块,4、轿厢,4.1、导向轮,5、支撑块,6、配重块,6.1、缺口,6.2、中心通孔,7、托板,7.1、通孔,8、气缸,9、机械手,10、凸缘,11、限位卡槽,12、铜制内圆,13、铁制外圆环,14、滑杆,15、永磁体,16、导磁杆,17、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诗晴,未经曹诗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37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缓冲式弹性轿厢
- 下一篇:电梯曳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