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源检双定向的勘探地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42945.8 | 申请日: | 201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744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巩向博;于晨霞;王升超;韩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1V1/3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源检双 定向 勘探 地震 方法 | ||
1.一种源检双定向勘探地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沉积地层调测资料,建立连续介质速度梯度函数:
v(z)=v0(1+βz)
式中:v0为地表速度,β为速度随深度变化速率系数,z为深度参数;
b、测线从小桩号开始布设震源,激发入射角为α的平面波,给定α=90°;
c、速度随深度呈线性规律分布时,地震波等时线是圆弧,根据连续介质地震波的时间场和时距曲线,分别计算等时线圆心位置与地表测线交点,根据相交位置确定接收的最小偏移距;
d、以最小偏移距为中心,根据组合检波器的方向特性,设计反射角为α时,组合检波器通放带响应为最大组合方式;
e、观测接收到的地震信号,α=90°时收到地表直达波,α<90°时先接收到回折波,随之接收反射波;
f、以Δα度间隔减小入射角α,即依次激发入射角为90°-Δα、90°-2Δα、…的平面波场,重复设计步骤b-e,直到观测到反射波为止,记录此时的激发入射角αr;
g、根据入射角αr计算反射地层厚度,计算公式为:
h、震源向大桩号移动,沿着测线依次计算地层厚度,得到整个测线的地层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429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