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氢氧化钾法总蛋白诊断检测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46667.3 | 申请日: | 2016-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5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甘宜梧;李建营;包兴艳;谭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氢氧化钾 蛋白 诊断 检测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试剂盒涉及临床体外检测试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血清中总蛋白通过氢氧化钾法进行检测诊断其含量。
背景技术
血清蛋白是血液中脂肪酸的携带者。脂肪酸对身体而言很重要,有两个方面:它是脂质的主要组成成分,而脂质又构成了细胞周围和细胞内所有的生物膜;它们又是能量的不竭的源泉。我们的身体有了一个脂肪酸仓库——脂肪。当身体需要能量或者需要建造材料时,脂肪细胞就把脂肪酸释放到血液中,脂肪酸被血清蛋白获取,并被运送到需要的部位。因此可见血清蛋白对机体的重要作用。
双缩脲试剂检验法是临床使用已久的检测血清蛋白的方法,尤其以Doumas改良法为主,为各个实验室及化验室所采用。Doumas法检测血清蛋白时,准确度高、精密度强备受关注。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缺点:一是当待检血清样本中脂类含量偏高,对检测结果造成极大影响,使得结果偏高;二是对于点滴中含有右旋糖苷的样本同样不能进行检测,主要是由于葡萄糖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严重影响了比色测定,不能确定其检测诊断结果。
市场上目前流通的各种双缩脲试剂无一不是经过改良之后的,但是尚未见到任何试剂,能够同时消除高脂和右旋糖酐对诊断检测带来的干扰。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发明了氢氧化钾法诊断检测试剂盒,该方法是在多种碱性物质中选择的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高脂和右旋糖酐带来的干扰。本发明采用氢氧化钾和对应浓度的酒石酸钾钠溶液,配置成双试剂诊断检测试剂盒,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脂和右旋糖酐对血清蛋白检测带来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氧化钾法总蛋白检测诊断试剂盒,有效地解决了双缩脲试剂不能排除高脂和右旋糖酐带来的干扰问题,为Doumas方法学的完善提供了新资料。
检验原理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发生双缩脲反应,形成复杂的紫色物质,该物质在波长540nm时有最大光吸收值。血清中总蛋白结构与双缩脲类似,在碱性条件下同样能与Cu2+发生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络合物的颜色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及其氨基酸组成无关,通过记录在540nm下的吸光度变化,根据标准液浓度来计算所检测样本中蛋白的含量。
应用本发明氢氧化钾法检测总蛋白试剂盒,测定血清中总蛋白的含量方法如下:检测波长主波长为540nm、辅波长为700nm,样本量:试剂R1:试剂R2=5μL:125:μL:125μL。
本发明是一种氢氧化钾法总蛋白检测试剂盒,是由试剂R1和试剂R2组成的双试剂液体型检测诊断试剂盒,其中
试剂R1组成为:
碘化钾 2-6g/L
酒石酸钾钠 8-16g/L
无水硫酸铜 4-8g/L
丙三醇 1.5-3.0ml/L
叠氮钠 0.01-0.8g/L
水质稳定剂 0.2-1ml/L
试剂R2组成为:
氢氧化钾 0.1-0.4M/L
丙三醇 1.5-3.0ml/L
防腐剂 0.01-0.8g/L
羟基乙叉二膦酸 0.2-1ml/L
本发明氢氧化钾法总蛋白检测诊断试剂盒,其试剂R1和试剂R2的选择依据是:
酒石酸钾钠作为一种螯合剂,能够保护络合物离子状态的Cu2+, 防止Cu2+与溶液中多余的OH-形成CuO沉淀。
碘化钾作用增加试剂的稳定性,延长试剂使用寿命。
五水硫酸铜可以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之间连接的肽键发生双缩脲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合物,进而引起吸光度的变化。
氢氧化钾一是提供一种碱性条件下pH环境,二是K+对于消除高脂和右旋糖酐带来的干扰影响。
丙三醇是一种保护剂,防止试剂遭受高温、低温对溶液产生影响。
叠氮钠作用防止试剂霉变变质。
羟基乙叉二膦酸能与水中钙、镁离子等成垢物质形成稳定的络合物,易溶于水,起良好的螯合、分散、缓蚀作用,阻止结垢并对老垢层起到疏松作用,便于清垢。
本发明可以应用到迪瑞、迈瑞、日立、东芝等系列的全自动化分析仪中进行自动化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博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46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