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料槽烟尘捕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46837.8 | 申请日: | 201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1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9/18 | 分类号: | B65G6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料槽 烟尘 集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受料槽烟气捕集、除尘净化领域,具体是一种受料槽烟尘捕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中大量利用火车运输物料,当物料运到目的地后需要卸车,现阶段各企业的卸车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翻车机卸料。(2)利用螺旋卸料机卸料。(3)利用物料自身重力卸料。(4)利用人工卸料。不论哪种方式卸料,在卸料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会造成很大的污染危害和资源浪费,有必要对其进行治理。
对于翻车机卸料方式产生的扬尘,现阶段我国普遍采用喷雾抑尘或设置大型密闭罩抽风除尘。而对于螺旋卸料机卸料、重力卸料和人工卸料方式,目前实施的普通除尘方式为:在受料槽两侧或一侧的墙体上设置吸尘罩,吸尘罩与除尘支管对接,除尘支管上设有电动阀门,各除尘支管接入除尘主管,通过除尘器出口处的风机抽风,将含尘气体从吸尘罩吸入,经过除尘管道进入除尘器内过滤,过滤后的干净气体经过风机,从烟囱排放。因为卸料区一般都比较长,有3节车厢长度或更长,螺旋卸料机卸料、重力卸料方式下一般是一节一节车厢卸料,不会几节车厢同时卸料;人工卸料方式下有可能几节车厢同时卸料。所以在目前普通除尘方式下如果卸料区的车厢不是同时卸料,则各吸尘点也不会同时工作吸尘,而是通过控制除尘支管上的电动阀门开闭实现切换抽风除尘,正在卸料的车厢所在区域对应的除尘支管上的电动阀门开启抽风吸尘,不卸料的车厢所对应的除尘支管上的电动阀门关闭不抽风吸尘。
目前这种普通的除尘方式除尘效果非常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①结构不紧凑。当同一车间内有两列或更多列车体平行布置时,车间内没有足够大的空间布置吸尘口、除尘支管、除尘主管等设施,除尘设施只能布置在车间墙体上及车间外,车间内中间卸料槽口返出的烟尘无法捕集,整个车间就像没有除尘一样。②将整个车间做为一个大型的密闭罩,而车间内没有设置密闭罩,含尘气体不能被抑制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进行抽风除尘,系统抽风量大,除尘成本高。③吸尘罩设置在墙体位置,吸尘口离受料槽槽口比较远,吸尘口在第一时间内吸入的含尘气体有限,而吸入的野风却很多,从槽口返出的含尘气体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迅速被捕集吸走,大量含尘气体弥散到车间内,烟尘捕集效果差。④电动阀门故障率高,操作维护难度大。从以上分析可知,受料槽除尘普通除尘方式的不足之处主要为装置占用的空间大、烟尘捕集效果差、吸入的野风多、设备故障率高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受料槽烟尘捕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受料槽烟尘捕集装置,包括除尘主管、槽口半密封罩、倒八字型半密封罩和受料槽料仓,在两轨道梁中间敞开处设置倒八字型半密闭罩,所述倒八字型半密闭罩下端设置受料槽料仓,散落的物料从倒八字型半密封罩中间位置进入受料槽料仓内,所述受料槽料仓设有吸尘口,受料槽料仓沿轨道方向两侧壁槽口位置设置槽口半密封罩,槽口半密封罩的底部开口,其余部分封闭,从仓底沿仓壁上升的含尘气体进入槽口半密封罩内,所述槽口半密闭罩上设置多个抽风口,所述抽风口与除尘主管之间用除尘支管连通,在风机的工作下将仓内的含尘气体从槽口处的槽口半密封罩抽走,经过除尘支管、除尘主管汇合后进入除尘器内过滤,最后达标排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槽口半密封罩上设置两个抽风口,每个受料槽料仓设置四个抽风口。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抽风口和支管的大小不一样。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主管和除尘支管均设置成矩形,矩形的除尘主管沿墙柱设置,矩形的除尘支管贴地面布置,各除尘支管间设置平台,各除尘支管顶面作为平台,各小平台连成整体车位一个大平台。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尘主管设置成双层通道结构形式,上层为主通道,下层为分区除尘管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切换阀设置在分区除尘管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仅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而且能将烟尘控制在仓内不外溢、烟尘捕集效果好、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受料槽烟尘捕集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受料槽烟尘捕集装置中除尘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受料槽烟尘捕集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46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