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1AP信令传输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61474.5 | 申请日: | 2016-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8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段江海;郑震铎;何珂;丁国栋;苏丽芳;张郑锟;陈*;武凡羽;习建德;王高亮;张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4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朱佳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1ap 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1AP信令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智能型移动边缘设备接收Small Cell发送的携带终端的上行S1AP信令的SCTP报文,并基于上行S1AP信令中携带的S1AP ID标识,确定终端对应的运营商网络,以及将携带上行S1AP信令的SCTP报文发送给运营商网络的He‑GW;智能型移动边缘设备接收运营商网络的He‑GW发送的携带终端的下行S1AP信令的SCTP报文,并基于下行S1AP信令中携带的S1AP ID标识,确定终端对应的Small Cell,以及将携带下行S1AP信令的SCTP报文发送给Small Cell。这样,Small Cell可接入多个运营商的网络为不同运营商的终端提供网络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1AP信令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宽带技术的蓬勃发展,数据业务量大幅增长,同时,越来越高的数据量集中在室内外各热点场景。传统的宏基站遇到了建网及覆盖的瓶颈,为了实现网络的深度覆盖和容量提升,同时考虑到成本效应,运营商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微基站(Small Cell)。
目前,现有技术下,Small Cell的组网架构参阅图1所示,多个Small Cell通过交换机汇聚后接入传输网,与核心网络连接。核心网络包括安全网关(Security Gateway,Se-GW)、信令网关(He-NB Gateway,He-GW)、演进的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等设备。移动终端计算(Mobile-edge Computing,MEC)服务器串接在Small Cell与核心网络之间,通过业务分流(Traffic Offload Function,TOF)功能实现本地业务的访问。
但是,实际应用时,Small Cell属于运营商资产,工作在所属运营商的授权频段,一般多在大型超市,博物馆,机场等室内场景部署。在各种应用场景下,一定会有多个运营商的用户存在,为了面向所有运营商的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现有技术下,一种基于SmallCell的用户接入的方法,是不同运营商分别建设自己的网络,分别为各自的用户提供网络服务。
但是使用该方法,在相同的区域里就会存在大量归属于不同运营商的Small Cell设备。并且,不同运营商的数目越多,相关设备就会越多,网络重复建设越严重,设备部署难度越大。同时,该方法还会导致网络干扰严重的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现有技术下,另一种基于Small Cell的用户接入的方法,是将Small Cell设备共享。也就是由一个运营商出资建设,在满足向自己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租用给另一个运营商使用。
但是该方法首先要求共享的Small Cell设备能够接入不同运营商的核心网络,对Small Cell的功能要求比较高。其次,考虑到安全性,共享的Small Cell设备还需要与不同运营商的安全网关设备建立Internet协议安全性(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IPSec)隧道,当存在多个这样的隧道时,其处理性能会严重下降,从而不能满足正常的业务使用要求。再次,共享的Small Cell设备接入多运营商的用户的话,导致单位区域内部署的SmallCell的数量急剧增加,对运营商而言,Small Cell的管理与维护也比较困难。最后,SmallCell共享与租用的商业模式,涉及运营商之间多方面的交涉谈判,实际中也较难推行。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下,基于Small Cell的用户接入的方法,Small Cell只能满足所属运营商的用户接入,无法同时实现所有运营商的用户接入。并且,若设置共享SmallCell来实现为所有运营商的用户提供服务,实现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S1AP信令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下SmallCell只能满足所属运营商的用户接入,无法同时实现所有运营商的用户接入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1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