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场围岩裂隙发育程度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65859.9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2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泉;李波;肖洪天;王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围岩 裂隙 发育 程度 评价 方法 | ||
1.一种采场围岩裂隙发育程度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1)、具体评价方法步骤如下:根据前端泄漏式多回路注(放)水(气)系统对采场围岩设定的测量地段布置探测钻孔并进行多次注(放)水(气)探测,获取探测结果;
(2)、根据公式(1)确定各探测孔第i测段渗透系数Ki ;根据公式(2)计算第i+1测段渗透系数Ki+1与第i测段渗透系数Ki的差值Δ Ki+1(i=0,1,2…);
Ki =AQ/LP(1)
式中: Ki—渗透系数 (m/d),i=0,1,2…;
Q —注水量 (L/min);
L —注水段长度 (m);
P —注水压力,以水柱高表示(m);
A —流量系数,取1.3~1.9;
Δ Ki+1=Ki+1-Ki(2)
式中:△ Ki+1—探测孔附近采场围岩第i+1测段渗透系数增量,i=0,1,2…;
Ki+1—采场围岩第i+1测段渗透系数;
Ki —采场围岩第i测段渗透系数;
K′ =ΔKi+1-ΔKi(3)
式中: K′—探测孔附近采场围岩相邻测段渗透系数增量的差值;
Δ Ki+1—采场围岩第i+1测段渗透系数增量,i=1,2,3…;
Δ Ki—采场围岩第i测段渗透系数增量,i=1,2,3…;
(3)、分析Δ Ki+1的值判断采场围岩各测段裂隙发育程度,Δ Ki+1越小说明该测段裂隙发育程度小,导水能力差;Δ Ki+1越大说明该测段裂隙发育程度大,裂隙导水能力强;分析K ′的值判断裂隙发育程度的变化趋势及裂隙贯通性,若K ′ 为正数,说明裂隙发育程度将逐渐增大,裂隙贯通性将变好;若K ′ 为负数,说明裂隙发育程度将逐渐降低,裂隙贯通性将变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58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新型集流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并联5号充电电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