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车装置的安装结构及阻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67910.X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44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常文;刘志;李庚;吴畏;杨爱国;林凤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24 | 分类号: | B66B17/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孙宪维 |
地址: | 272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安装 结构 方法 | ||
1.一种阻车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阻车装置,所述阻车装置包括顶部摩阻片(1)、阻车杆(2)、千斤顶(3)和底部摩阻片(4);所述阻车杆(2)的下端与千斤顶(3)的上端通过匹配的球头(5)和球铰支座(6)连接;所述顶部摩阻片(1)的截面半径为r1,顶部摩阻片(1)与阻车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顶部摩阻片(1)的上表面与无轨运输车(7)接触且摩擦系数为μ1;所述底部摩阻片(4)的截面半径为r2,底部摩阻片(4)与千斤顶(3)的下端固定连接,底部摩阻片(4)的下表面与罐笼盘体(8)接触且摩擦系数为μ2;所述球头(5)中心在顶部摩阻片(1)的中心法线上且球头(5)中心在底部摩阻片(4)的中心法线上,顶部摩阻片(1)的上表面中心到球头(5)中心的距离为h1,底部摩阻片(4)的下表面中心到球头(5)中心的距离为h2,(r1/ h1<μ1)∧(r1/ h1<μ2)∧(r1/ h1<r2/ h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车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阻车杆(2)外部的导正压簧(9),所述阻车杆(2)上设有倒圆锥部(12),所述导正压簧(9)压紧在倒圆锥部(12)与球铰支座(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车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正压簧(9)为塔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车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支座(6)上设有润滑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车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支座(6)上安装有封闭润滑孔(10)的防尘件(1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阻车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5)固设在阻车杆(2)的下端,所述球铰支座(6)与千斤顶(3)的上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阻车装置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摩阻片(1)与阻车杆(2)的上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底部摩阻片(4)与千斤顶(3)的下端通过紧固件连接。
8.一种阻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无轨运输车(7)进入罐笼并停稳后,将阻车装置安装于阻车位置,使顶部摩阻片(1)的上表面与无轨运输车(7)接触,使底部摩阻片(4)的下表面与罐笼盘体(8)接触;
B、核定顶部摩阻片(1)与无轨运输车(7)接触面的摩擦系数μ1、底部摩阻片(4)与罐笼盘体(8)接触面的摩擦系数μ2,测量顶部摩阻片(1)的上表面中心到球头(5)中心的距离h1、底部摩阻片(4)的下表面中心到球头(5)中心的距离h2;
C、按照条件(r1/ h1<μ1)∧(r1/ h1<μ2)∧(r1/ h1<r2/ h2)进行比较,其中r1为顶部摩阻片(1)的截面半径,r2为底部摩阻片(4)的截面半径,如果条件满足,通过千斤顶(3)将阻车装置顶紧于无轨运输车(7)与罐笼盘体(8)之间;如果条件不满足,根据比较结果选择更换顶部摩阻片(1)和/或底部摩阻片(4)和/或阻车杆(2),和/或在无轨运输车(7)接触面和/或罐笼盘体(8)接触面上加设摩阻材料,直至条件满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车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的阻车位置为无轨运输车的头底部和/或车身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679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运输的连排座椅装置
- 下一篇:一种角度可调的连排座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