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利工程输水沟沟壁刮扫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70801.3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65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波;李建英;刘平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尔滨)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B25J9/00;B62D5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 代理人: | 曹明兰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输水 沟沟壁刮扫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工程沟壁清理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利工程输水沟沟壁刮扫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农业建设和水利建设等民生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对这些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此方面的工程建设也是遍地开花,随处可见,但是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农业建设和水利建设等民生工程中都会涉及到一块,那就是给水排水系统的布置预留以及建设,比如农业灌溉、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工程、园林工程、房屋给水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化工企业排放工程、城市交通道路建设工程、居民用水工程等等工程中都会涉及到输水排水沟渠,输水排水沟渠的作用主要用于雨水天气和平时生活工业用水的排放以及各种用水的长途输送;但是,由于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中均存在矿物质,因此输水排水沟渠两内侧壁上经过长时间的累积形成大面积的水垢,除此之外,由于水中某些水生物或者水藻的作用,使得输水排水沟渠内侧壁上还易形成青苔等附着水生物,水垢和附着水生物的形成容易导致输水排水沟渠整体宽度变窄,容易造成输水排水沟渠堵塞;因此,对于这些输水排水沟渠需要定期进行清理疏通的日常维护,但是,目前多采用人工使用铲锹或者铲刀进行刮划疏松冲洗作业,由于输水排水沟渠内侧壁为垂直面上的,人工清理不方便,占用了大量的劳动力,且刮划疏松工程量大,成本高,效率低,除此之外,由于时常弯腰进行清理作业,容易导致工人腰椎颈椎等关节性疾病。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输水沟沟壁刮扫机器人。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输水沟沟壁刮扫机器人。
本发明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利工程输水沟沟壁刮扫机器人,包括履带行走装置、轮式行走装置、电动转台、Stewart并联机构和刮扫装置;所述的轮式行走装置数量为四,且轮式行走装置分别对称布置在履带行走装置左右两侧,电动转台位于履带行走装置上端中心位置处,且电动转台与履带行走装置固连,Stewart并联机构位于电动转台与刮扫装置之间,且Stewart并联机构下端与电动转台相连接,Stewart并联机构上端与刮扫装置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履带行走装置包括底盘、驱动电机、驱动轴、行走带轮、锁紧扣和行走履带,且驱动电机、锁紧扣和行走履带的数量均为二,驱动轴和行走带轮数量为四;所述的底盘呈矩形结构,底盘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安装槽,驱动电机分别固定在底盘前后两侧的安装槽内,且驱动电机采用双轴同步输出电机,驱动轴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相连接,驱动轴另一端与行走带轮相连接,且驱动轴与行走带轮之间通过锁紧扣进行固定,行走履带两端分别绕套在行走带轮上,且行走履带外侧均匀设置有半圆形防滑条。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轮式行走装置包括行走固定板、行走滑轨、行走滑块、行走耳座、一号转轴、行走支架、二号转轴、行走支撑杆、转动块、行走电机、行走电机架、行走轴和行走转轮;所述的行走滑轨固定在行走固定板下端面上,行走滑块安装在行走滑轨上,且行走滑块上端为凹型结构,行走滑块下端为倒立的U型结构,行走耳座位于行走滑轨后端位置处,且行走耳座与行走固定板固连,行走支架上端通过一号转轴与行走耳座相连接,行走支架中部位置处设置有行走连接杆,行走支撑杆一端通过二号转轴与行走滑块下端相连接,行走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转动块与行走支架中部的行走连接杆相连接,且行走支撑杆为气动可伸缩式结构,行走电机通过行走电机架固定在行走支架外侧壁上,且行走电机主轴与行走轴相连接,行走轴两端分别固定在行走支架下端的左右内侧壁上,行走转轮安装在行走轴中部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尔滨)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哈尔滨)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708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型挖沟装置
- 下一篇:工程机械的上部回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