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绕式电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71733.2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6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庆;方宏新;江桦锐;李耿;文明;杜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绕 式电芯 | ||
1.一种卷绕式电芯,由第一极片(1)、第二极片(2)以及设置于第一极片(1)和第二极片(2)之间的隔离膜(3)卷绕而成,所述第一极片(1)包括第一集流体(11)和涂覆在第一集流体(11)的表面上的第一活性物质层(12),且第一极片(1)在卷绕成的每圈中形成有第一平面部(P1)和第一弯曲部(B1),其特征在于,
第一弯曲部(B1)具有:第一清洗区(B11),从第一弯曲部(B1)的弯曲中心向两侧延伸而成,第一清洗区(B11)包括形成于第一弯曲部(B1)内侧的第一内清洗区(B111),且第一内清洗区(B111)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12)被部分或完全清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第一弯曲部(B1)还具有:第一内未清洗区(B12),位于第一弯曲部(B1)的内侧且处于第一平面部(P1)与第一内清洗区(B111)之间的部分,而第一内未清洗区(B12)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12)未被清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
第一清洗区(B11)还包括第一外清洗区(B112),形成于第一弯曲部(B1)的外侧,且第一外清洗区(B112)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12)被部分或完全清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
第一弯曲部(B1)还具有:第一外未清洗区(B13),位于第一弯曲部(B1)的外侧且处于第一平面部(P1)与第一外清洗区(B112)之间的部分,而第一外未清洗区(B13)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12)未被清除。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
第一极片(1)的自内圈向外圈中的多个第一清洗区(B11)的宽度依次递减;和/或
第一极片(1)的自内圈向外圈中的多个第一清洗区(B11)的深度依次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第二极片(2)包括:
第二集流体(21);以及
第二活性物质层(22),涂覆在第二集流体(21)的表面上;
第二极片(2)在卷绕成的每圈中形成有第二平面部(P2)和第二弯曲部(B2),第二弯曲部(B2)具有:第二清洗区(B21),从第二弯曲部(B2)的弯曲中心向两侧延伸而成,第二清洗区(B21)包括形成于第二弯曲部(B2)内侧的第二内清洗区(B211),且第二内清洗区(B211)处的第二活性物质层(22)被部分或完全清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第二弯曲部(B2)还具有:第二内未清洗区(B22),位于第二弯曲部(B2)的内侧且处于第二平面部(P2)与第二内清洗区(B211)之间的部分,而第二内未清洗区(B22)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12)未被清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
第二清洗区(B21)还包括第二外清洗区(B212),形成于第二弯曲部(B2)的外侧,第二外清洗区(B212)处的第二活性物质层(22)被部分或完全清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第二弯曲部(B2)还具有:第二外未清洗区(B23),位于第二弯曲部(B2)的外侧且处于第二平面部(P2)与第二外清洗区(B212)之间的部分,而第二外未清洗区(B23)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12)未被清除。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绕式电芯,其特征在于,
第二极片(2)的自内圈向外圈中的多个第二清洗区(B21)的宽度依次递减;和/或
第二极片(2)的自内圈向外圈中的多个第二清洗区(B21)的深度依次递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717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