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臂式两自由度载人平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78330.0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110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明;王超;华明亚;唐前;严艺辉;刘俊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G31/00 | 分类号: | A63G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臂 自由度 载人 平台 装置 | ||
1.一种悬臂式两自由度载人平台装置,它包括底部支架(1)、伺服电机1(3)、悬臂(14)、伺服电机2(15)、座椅(28)以及座椅(28)两侧的侧板左侧板(23)和右侧板(47),其特征在于:
1)所述底部支架(1)上固定安装伺服电机1(3),伺服电机1(3)通过一个第一减速传动机构联接传动一根旋转轴(10);
2)所述旋转轴(10)固定连接悬臂(14),悬臂(14)上安装伺服电机2(15),伺服电机2(15) 通过一个第二减速传动机构联接传动座椅(28)左右两侧的侧板左侧板(23)和右侧板(47);
所述伺服电机1(3)经第一减速传动机构驱动旋转轴(10)作360°旋转运动,带动悬臂(14)作360°旋转运动;所述伺服电机2(15)通过第二减速传动机构联接传动座椅(28)左右两侧的左侧板(23)和右侧板(47)作给定角度转动,保证人的安全;所述底部支架(1)的底部安装有地脚,底部支架(1)的横梁上安装有安装板(2),所述第一减速传动机构是:安装板(2)上端安装一个摆线针轮减速机(4)和一个悬臂支撑架(13),摆线针轮减速机(4)的输入端与伺服电机1(15)连接,输出端通过一个免键胀套1(5)与一个主动同步带轮(6)胀紧连接,旋转轴(10)末段通过一个免键胀套2(9)与一个从动同步带轮(8)胀紧连接,主动同步带轮(6)与从动同步带轮(8)通过一个同步带(7)实现同步传动,并通过安装在一个与安装板(2)固定连接张紧轮支架(46)上的张紧轮(45)来张紧,轴承套筒(11)安装在一个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的悬臂支撑架(13)上,一个轴承套筒(11)内安装有一对圆锥滚子轴承1(12),所述旋转轴(10)套在轴承1(12)内,旋转轴(10)的前端与悬臂(14)螺钉连接;工作原理:所述伺服电机1(3)驱动摆线针轮减速机(4)输出轴旋转,摆线针轮减速机(4)的输出轴与主动同步带轮(6)之间用免键胀套(5)胀紧连接,从动同步带轮(8)通过免键胀套2(9)与旋转轴(10)胀紧连接,通过同步带(7)传动,进一步达到降低速度,增大转矩的效果;旋转轴(10)与悬臂(14)螺钉连接,可做360°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悬臂式两自由度载人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速传动机构是:所述悬臂(14)上安装有一个螺旋反齿减速机(16),伺服电机2(15) 安装在螺旋反齿减速机(16)上,螺旋反齿减速机(16)的两侧输出轴上各安装有一个圆锥滚子轴承2(21),该两个轴承2(21)分别安装在两个轴承座(20)内,该两个轴承座(20)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安装在悬臂(14)的两侧面上,两个连接轴套(22)分别套在两端输出轴上,两个连接轴套(22)用螺钉连接固定在带键槽左侧板(23)和右侧板(47)上,一个座椅支撑架(26)固定连接在左侧板(23)和右侧板(47)上,左侧板(23)和右侧板(47)通过一根侧板支撑杆(25)通过螺钉连接固定防滑;座椅支撑架(26)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安装在左侧板(23)和右侧板(47)上,为两边对称结构,座椅安装架(29)焊接在座椅支撑架(26)上;工作原理:所采用的减速机为螺旋反齿减速机(16),相对于同类型的蜗轮蜗杆减速机体积更小,额定转矩更大,螺旋反齿减速机(16)安装在悬臂(14)的槽内,两侧输出轴穿过轴承座-轴承安装,轴承座(20) 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悬臂(14) 两侧面上,连接轴套(22)螺钉连接固定在两侧板上,并与侧板一起套在螺旋反齿减速机的输出轴上,输出轴末端面用拧上螺钉防止两侧板脱落,伺服电机2(15)驱动螺旋反齿减速机(16)带动两侧板做一定角度的翻转,伺服电机2(15)将驱动两侧侧板做一定角度的前后翻转,所述一定角度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7833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