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轧过程中对钢板头尾超宽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79110.X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7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罗劼;苗雨川;顾豪杰;孔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2 | 分类号: | B21B37/22;B21B3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田菁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程 钢板 头尾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粗轧过程中对钢板头尾超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粗轧过程的最后增加最终道次,在所述最终道次中设置平辊的压下量为0,并且在所述最终道次中在所述钢板的两个侧边设置立辊,用于对所述钢板的头尾超宽的部分进行挤压;
两边的所述立辊之间的辊缝值设置为基础辊缝值L0或基础辊缝值L0减去修正量ΔL,所述基础辊缝值L0按照如下方法计算:
步骤一:设置最小压下量Tmin和最大压下量Tmax的初始值分别为0和所述钢板的最大宽度W;
步骤二:判断所述最大压下量Tmax减去所述最小压下量Tmin的差值是否小于预定值,若是则执行步骤八,若否则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计算迭代压下量T=(Tmin+Tmax)/2;
步骤四:计算接触弧长和流变应力,并通过所述接触弧长和流变应力计算单位轧制力;
步骤五:判断所述单位轧制力是否超过立辊设备的极限值,若是则执行步骤六,若否则执行步骤七;
步骤六:更新所述最大压下量Tmax,使得Tmax=T,并返回步骤二;
步骤七:更新所述最小压下量Tmin,使得Tmin=T,并返回步骤二;
步骤八:所述基础辊缝值L0=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头尾超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量ΔL为辊缝修正量ΔL1,其取值范围为40mm~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头尾超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量ΔL为辊缝修正量ΔL1,所述辊缝修正量ΔL1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ΔL1=基础修正量×延伸比修正系数×展宽比修正系数,
其中,所述基础修正量的取值范围为40mm~80mm,所述延伸比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0~1.5,所述展宽比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0~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头尾超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量ΔL为辊缝修正量ΔL1与MAS修正量ΔL2之和,所述MAS修正量ΔL2的取值范围为20mm~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头尾超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量ΔL为辊缝修正量ΔL1与MAS修正量ΔL2之和,所述MAS修正量ΔL2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ΔL2=基础MAS修正量×成型MAS修正系数×展宽MAS修正系数,
其中,所述基础MAS修正量的取值范围为20mm~40mm,所述成型MAS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0~1.5,所述展宽MAS修正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0~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头尾超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粗轧过程的展宽阶段的开始增加初始道次,
所述初始道次的压下量Δs0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所述展宽阶段的原有的n个道次的压下量Δs1~Δsn根据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ΔH为所述展宽阶段的总压下量,Δhi为所述展宽阶段的原有的第i道次的压下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头尾超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粗轧过程的展宽阶段的开始增加初始道次,所述初始道次的压下量Δs0的取值范围为0.5mm~5mm,所述展宽阶段的原有的n个道次的压下量Δs1~Δsn根据如下公式计算:其中,ΔH为所述展宽阶段的总压下量,Δhi为所述展宽阶段的原有的第i道次的压下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板头尾超宽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最大宽度W使用如下方法测量:在所述最终道次进行前,在所述钢板两侧分别设置侧导板,所述侧导板分别压靠所在侧的所述钢板的侧边,测量两个所述侧导板之间的距离,即为所述钢板的最大宽度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791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除湿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机架湿平整机组工作辊表面粗糙度的预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