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88151.5 | 申请日: | 2016-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8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董付现;孙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28 | 分类号: | H04W16/28;H04W5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信号 发送 方法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通信的需求的多样化给5G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更高的传输速率是其中的一个目标,最大下行传输速率20Gbps,更大的传输带宽是必要手段之一,较为空闲的高频段(最大超过100GHz)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5G要针对高频段传输进行标准化。
高频段信号由于其波长较短,具有非常大的大尺度损耗,直接影响到信号的传输距离,因此需要较大的天线阵列增益来对抗损耗。因此5G的标准化中需要支持BS及UE端同时配置较多天线阵元,在数据收发的时候需要同时进行beamforming,由于考虑成本的问题,UE端在配置较多天线阵元的时候通常配置较少数量的RF chain,因此UE的接收波束成形矢量需要通过训练的方式获得,可以利用同步阶段进行初步的波束选择。
传统的较低频段的通信系统的广播信号通过全向发送的方式覆盖整个小区,但是在高频传输中的广播信道需要通过特殊的设计以覆盖整个小区。目前较为常见的思路是通过波束扫描的方式进行发送,即同步信号通过不同的波束方向进行发送,这样可以在UE接收同步的时候可以确定最优的发送波束。但是这样没法在一个周期即选择最优发送波束又选择最优接收波束,如果需要找到最优接收波束,则需要通过多个周期的接收波束尝试,其带来的问题是接入时延变大。同时在基站端配置的天线数目较多的时候,发送的波束较细,则需要更多数量的波束才能覆盖整个小区,因此其波束轮询的开销会较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
所述同步信号包括单频网信号部分和训练信号部分,所述单频网信号部分发送导频符号RS0,所述训练信号部分包含M个时间单元,各时间单元分别发送导频符号RS1,…,RS M;所述单频网信号部分和训练信号部分的信号具有固定的位置关系;网络中的所有基站或部分基站具有相同的同步信号发送定时。
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网络中的所有基站或部分基站在所述单频网信号部分发送相同的导频符号RS0。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中的所有基站或部分基站采用全向发送方式和/或Power boosting发送方式发送所述导频符号RS 0。
进一步地,所述M个导频符号的发送采用不同的波束权值。
进一步地,所述单频网信号部分的导频符号RS0为单个序列或单个序列的多次重复;所述训练信号部分的导频符号RS1,…,RS M采用相同序列或不同序列。
进一步地,还包括:网络中不同基站在所述训练信号部分发送的导频符号互不相同,且具有较低的互相关性。
进一步地,所述网络中不同基站在所述训练信号部分发送的导频符号采用不同的序列,或者采用相同的序列进行不同的加扰。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同步信号的检测方法,包括:
所述同步信号包括单频网信号部分和训练信号部分,所述单频网信号部分包含导频符号RS0,所述训练信号部分包含M个导频符号RS1,…,RS M;所述单频网信号部分和训练信号部分的信号具有固定的位置关系;检测所述单频网信号部分导频符号RS0,确定同步信号的位置;采用M组接收权值分别接收所述训练信号部分的M个导频符号RS1,…,RS M;通过所述M个导频符号的检测,确定最优波束。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所述M个导频符号的检测,确定最优波束包括:选择相关性最大的训练信号序列,并找到其对应的Cell ID;基于该序列利用压缩感知进行波束对的估计;输出检测到的Cell ID和选择的波束对。
进一步地,所述M组接收权值互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M组接收权值互不相同包括:各UE采用的接收权值互不相同,和/或同一UE在不同的时刻采用的接收权值互不相同。
本发明可以使得同步发送开销较小,并且能够在一个周期内完成收发端的最优波束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同步信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出的同步信号检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881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