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重防臭地漏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492119.4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2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贾军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军琪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600 甘肃省天***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重 防臭 地漏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三重防臭地漏,具体涉及是与下水道匹配使用的构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共和家庭中有许多下水道排水系统用的地漏,形式各式各样,结构千变万化,材质也有塑料或铜件的。但由于的多方面原因,普通存在防臭往往不彻底,下水道返味、堵塞、虫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人们,损坏人们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新的防臭地漏,进行三次封闭,解决防臭不彻底,下水道返味、堵塞、虫等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重防臭地漏,包括地漏主体和盖体,该地漏主体的底部出水口处设有直管,直管伸入连接在盖体上的筒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与盖体通过圆杆连接,所述的圆杆上依次套着弹簧和圆盘;圆盘上设有一柱体,所述的柱体穿过盖体上扇环;所述的盖体和圆盘上分别相间分布着相同形状的开口面和封闭面;所述的直管口设有敞口环,敞口环上放置一轻质空心球体。
优选的,所述的轻质空心球体的材质为橡胶或木材。
该三重防臭地漏的使用方法,特征为:先安装地漏主体,在底部出水口处装有直管,直管口装有敞口环,敞口环上放置一轻质空心球体;在盖体上通过圆杆装连接筒,圆杆上依次套着弹簧和圆盘;圆盘的柱体穿过盖体上扇环;连接主体与盖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三重防臭地漏,通过地漏主体的底部出水口处设有直管,直管伸入连接在盖体上筒内,地漏主体内有存水时,达到了水封的效果;2、在直管上设有敞口环, 敞口环上放置一轻质空心球体,排放水时,地漏主体或敞口环上有存水,浮力作用使轻质空心球体上浮,下水自然流出,不排水时,由轻质空心球体本身的重力作用,堵住直管口,达到了一重防臭作用;3、通过拨动柱体在盖体上扇环内旋转,带动圆盘旋转,则圆盘上的封闭面随时与盖体的封闭面和开口面重合,相应地进行排放水和封闭状态,排放水和封闭简单方便,弹簧抵压圆盘,封闭效果更加明显,防臭彻底;4、该防臭地漏设计简单,使用方便,造型美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三重防臭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体 2-盖体3-直管4-筒 5-圆杆6-弹簧7-圆盘 8-柱体9-扇环10-圆盘闭合面11-盖体闭合面12-圆盘开口面13-盖体开口面14-敞口环15-轻质空心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 1 所示,一种三重防臭地漏,包括地漏主体1和盖体2,该地漏主体1的底部出水口处设有直管3,直管伸入连接在盖体2上的筒4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4与盖体2通过圆杆5连接,所述的圆杆5上依次套着弹簧6和圆盘7;圆盘7上设有一柱体8,所述的柱体8穿过盖体2上扇环9;盖体2上相间分布着相同形状的盖体开口面13和盖体封闭面11,圆盘7上相间分布着相同形状的圆盘开口面12和圆盘封闭面10;所述的直管3口设有敞口环14,敞口环14上放置一轻质空心球体15。
图2中,盖体2中有扇环9,分布着相同形状的盖体开口面13和盖体封闭面11。
图3中,圆盘7上有一柱体8,圆盘7上相间分布着相同形状的圆盘开口面12和圆盘封闭面10。
优选的,所述的轻质空心球体15的材质为橡胶或木材。
使用时,先安装地漏主体1,在主体1底部出水口处装有直管3,直管3口装有敞口环14,敞口14环上放置一轻质空心球体15;在盖体2上通过圆杆5装连接筒4,圆杆5上依次套着弹簧6和圆盘7;圆盘7的柱体8穿过盖体2上扇环9;连接主体1与盖体2。
排放水时,由于浮力作用,轻质空心球体上浮,直管口自动流水;拨动圆盘7上柱体8在盖体2上扇环9内旋转,带动圆盘7旋转,使圆盘7上的圆盘开口面12与盖体2的盖体开口面13重合,达到排放水的目的;封闭时,拨动圆盘7上柱体8在盖体2上扇环9内旋转,带动圆盘7旋转,使圆盘7上的圆盘开口面12与盖体2的盖体封闭11面重合,相应地,圆盘7上的圆盘封闭面10与盖体2的盖体开口面13重合,同时在弹簧6的弹压下,地漏的盖体2封闭紧密,达到了防臭彻底、解决下水道返味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军琪,未经贾军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2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按键结构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多功能的单粒按键硅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