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流车货舱的预冷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4783.2 | 申请日: | 2016-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5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天和;林金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R16/023;B60R16/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李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流 货舱 预冷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流车货舱的预冷系统包含:一控制盒位于一物流车上、以及一交流转直流供电模块位于该物流车的外部。该控制盒耦接一插头接口,其中该控制盒还包含一控制与保护电路,用以该物流车之一货舱在预冷时,防止该物流车之一引擎启动。该交流转直流供电模块还包含一充电装置、以及多个插头耦接该充电装置。其中,该多个插头与该插头接口匹配。
技术领域
本案关于一种物流车货舱的预冷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物流车货舱的预冷方式先将物流车启动来进行货舱预冷,物流车启动后由引擎怠速带动车载压缩机传递冷媒,让货舱温度达到预定值后,才开始进行货物装载,以达到货舱预冷效果。然而,物流车在怠速下,车载压缩机的运转效率非常低,故时常需要增加油门来提高转速,以达到快速制冷效果。但是在物流集散中心的这种半密闭的空间内,因为多辆物流车同时进行堆货前预冷动作,不仅产生大量废气排放,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而且油耗效率差导致燃油成本提升,所产生的热气亦造成室内温度上升,使得预冷时间拉长。
另外,行政院消费者保护处曾于路上抽查80辆物流车,其中48辆载运冷冻或冷藏食品车辆中,即有35辆车辆的冷度不足,比例超过七成。相对而言,物流集散中心的出口附近是最容易抽查不合格的地方。因此,物流业者期望以平均每部车的价格不增加5万元的限制条件下,寻求上述问题的解决对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车货舱的预冷系统包含:一控制盒位于一物流车上,以及一交流转直流供电模块位于该物流车的外部。该控制盒耦接一插头接口,该控制盒还包含一控制与保护电路,用以该物流车之一货舱在预冷时,防止该物流车之一引擎启动。该交流转直流供电模块还包含一充电装置,以及多个插头耦接该充电装置。其中该多个插头与该插头接口匹配。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车货舱的预冷系统,该物流车货舱的预冷系统包含一控制盒位于一物流车中。其中该控制盒还包含:一控制与保护电路,用以该物流车之一货舱在预冷时,限制该物流车之一引擎启动;一信号输入电路,耦接该控制与保护电路的一输入端,用以侦测一充电枪是否连接该物流车;一信号输出电路,耦接该控制与保护电路的一输出端,用以进行该物流车中一 电动压缩机与一车载压缩机之间的切换;以及一电源转换电路,分别耦接该控制与保护电路的另一输入端、该信号输入电路的一输入端、该信号输出电路的一输入端,用以转换该物流车之一车用电源供给该控制盒。
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流车货舱的预冷方法,该物流车货舱的预冷方法包括:在一物流车中一电动压缩机与一车载压缩机之间,切换为藉由该电动压缩机进行预冷;从该物流车之外部,在一默认时间下,自动供电给该电动压缩机;禁止该物流车之一引擎启动;预冷该物流车之一货舱达到一默认温度;以及停止驱动该电动压缩机。
前文已颇为广泛地概述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优势以便可更好地理解随后的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额外特征及优势将在下文中加以描述,且形成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的主题。熟习此项技术者应了解,所揭示的概念及特定实施例可易于用作修改或设计其他结构或程序以用于进行本发明的同样目的的基础。熟习此项技术者亦应认识到,此等等效构造并不脱离如随附申请专利范围中所阐明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
由以下详细说明与附随图式得以最佳了解本申请案揭示内容的各方面。注意,根据产业的标准实施方式,各种特征并非依比例绘示。实际上,为了清楚讨论,可任意增大或缩小各种特征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物流车制冷装置表示图。
图2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物流车制冷装置表示图。
图3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控制盒的电路表示图。
图4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交流转直流供电模块的表示图。
图5根据一些实施例说明物流车货舱的预冷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4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