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用自动防护窗户有效
申请号: | 201610496225.X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14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四海;王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见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E05F15/72;E05F15/71;E06B9/04;E06B7/28;E05C19/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自动 防护 窗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系统,确切地说是一种智能家居用自动防护窗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便捷性要求的提高,智能化家居系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其中窗户的自动管理便是智能化家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使用中,当前的窗户系统往往仅具备根据外力破坏监控报警、根据室外环境自动控制窗户的开闭作业,虽然可满足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需要,但同时存在着众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不足为:一是无法对操作人员情况进行识别检索,因此易导致儿童在误操作情况下打开窗户并引发坠落事故,另一方面由于当前的窗户外侧均设置有结构固定的防盗网,而当前的窗户控制系统无法在室内发生火灾等突发情况时及时有效的打开防盗网设备,从而导致窗户的使用安全性存在较大的漏洞,因此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智能家居用窗户系统,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用自动防护窗户,该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具备根据室内外空气环境及采光环境自动调整窗户和防盗网设备的开闭,从而提高窗户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对进行窗户开闭的人员进行自动识别,从而有效杜绝儿童等因误操作窗户而发生坠落危险,极大的提高了窗户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家居用自动防护窗户,包括窗框、防盗网、窗扇、承压板、烟雾传感器、人体面部识别摄像头、超声波测距装置、报警蜂鸣 器、电磁锁扣、驱动机构及控制系统,其中窗框嵌于建筑物墙壁内,承压板与窗框底部室内一侧侧表面铰接,并嵌于墙壁内,承压板与水平面平行分布,承压板包括底板、上面板、压力传感器及承压弹簧,上面板包覆在底板上表面,并与底板滑动连接,底板和上面板间通过若干承压弹簧连接,且底板和上面板相互平行分布,压力传感器若干,均布在底板上并与上面板内表面相抵,窗扇和防盗网均嵌于窗框内,并通过驱动机构与窗框滑动连接,防盗网、窗扇另通过电磁锁扣与窗框连接,烟雾传感器、人体面部识别摄像头、超声波测距装置、报警蜂鸣器均嵌于窗框位于室内一侧的侧表面上,其中人体面部识别摄像头和超声波测距装置通过驱动机构与窗框滑动连接,且人体面部识别摄像头和超声波测距装置检测轴线相互平行分布,并与水平面呈0°—90°夹角,控制系统嵌于窗框内并分别与承压板、烟雾传感器、人体面部识别摄像头、超声波测距装置、报警蜂鸣器、电磁锁扣、驱动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处理电路、数据存储电路、无线网络通讯电路、驱动电路、I/O端口电路、操作键盘及显示器,所述的数据处理电路分别与数据存储电路、无线网络通讯电路、驱动电路、I/O端口电路电气连接,所述的I/O端口电路与操作键盘及显示器电气连接,所述的驱动电路分别与承压板、烟雾传感器、人体面部识别摄像头、超声波测距装置、报警蜂鸣器、电磁锁扣、驱动机构电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窗框位于室外一侧的侧表面上另设至少一个风 力传感器、至少一个雨量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照度计,所述的风力传感器、雨量传感器及照度计均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具备根据室内外空气环境及采光环境自动调整窗户和防盗网设备的开闭,从而提高窗户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可对进行窗户开闭的人员进行自动识别,从而有效杜绝儿童等因误操作窗户而发生坠落危险,极大的提高了窗户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见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见真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496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